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王桂
[导读] 生活情境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显著的帮助作用,既有利于创造优质的教学环境,

        王桂
        湖北省恩施市沙地乡中心小学
        摘要:生活情境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显著的帮助作用,既有利于创造优质的教学环境,又有利于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用于探究学习活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活动,有效地启发学生,另一方面可以用于趣味游戏活动,利用生活资源指引学生进行游        戏,促使其充分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创新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吸纳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引导性,可以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有利于推动数学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1.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有利于创造优质的教学环境
众所周知,教学环境对课堂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绪,能够决定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应用生活情境,结合数学课程内容,        促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角度中思考数学问题,认识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1.2有利于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其实,生活情境带给数学课程的最大作用,在于充实课堂教学内容,用多元化的生活资源补充教材内容,这会改变教学单一化的问题,促进课程教学革新,从而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2.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应用在探究学习活动中
探究学习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之中,但是在以往的活动过程中,由于欠缺有效地指引,活动内容较为枯燥,导致最终呈现出的活动效果不理想,如果将生活情境应用在探究学习活动中,这会弥补欠缺指引、内容枯燥的缺陷,充        分地运用生活资源指引学生,激发探究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先用生活中的“找零钱”事例引导学生,在电子屏幕中出现超市收银员找零钱的画面,向学生提问说:“图片中的收银员在干什么?为什么给别人钱?”,多数学生会回答说:“在给顾客找零钱”,紧接着继续提问说:“这是不是说明给的钱过多了?其实除法运算中也会有‘找零钱’的现象,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该问题会引起学生的质疑,随后令其阅        读教材中的内容,展开课堂讨论活动。需要先进行分组,展示一些常见的水果,要求学生平均分配给若干个小朋友,但是由于数量不对称,始终无法平均分完,这就可以引出余数的概念,再要求各组探讨余数在竖式、算式的正确表示方法。随后,教师出示“摆小棒”的例题,如图1所示,需要学生分别推算出13、14、15根的结果,需要进行组内讨论,通过对比六个算式,会逐渐发现余数的大小和除数具有直接关系,进而可以推算出13、14、15根的结果。
另外,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配合科学的评价方式,当学生答完题后,可以根据回答的内容、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给予科学的评价,如答题的学生学习情况较差,则        需要教师更多地给予支持,保持“多褒少贬”的评价态度,如答题的学生学习情况较好,并且答题的质量一般,则需要教师提点学生,要求其创新,不断激励学生继续提升,从而有助于提升活动的教学效果。
2.2应用在趣味游戏活动中
新课改已经说明了学生兴趣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利用趣味游戏活动带动学生学习数学课程,在此过程中,可以穿插生活情境,用生活资源充实游戏活动内容,这会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解《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时,可以利用趣味游戏活动进行教学,并且可以使用多媒体图片进行引导,依据课程特点,开展“找物计算”的游戏活动,在电子屏幕上会展示一幅超市商品的全貌图,图片中包含各种各样的商品,以及各种商品对应的价格,然后会在屏幕中提出三种购物方案,第一种方案包括牛奶、面包、麦片、果汁        ,第二种方案包括香蕉、牛奶、黄瓜、大米,第三种方案包括薯片、八宝粥、可乐、柠檬茶,需要每名学生自选购物方案,到超市商品图中找寻每个商品的单价,如每盒牛奶3.5元、每个面包4.5元,计算选择方案的总价格,有助于增强小数加法的计算能力。
        在讲解《可能性》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开展“掷骰子”的游戏活动,先让学生用携带的美术小刀,在橡皮擦上切出一块小正方体,再裁剪贴合正方体大小的白纸,将其包裹起来,在六个面上分别写上1到6的数字,再用胶带将其裹起来,这就做成了骰子。然后,教师会随机说出一个小于或等于6的数字,让学生抛掷一次骰子,查看正面朝上的数字,在此过程中,会让学生渐渐地明白可能事件的性质,随后说出一个大于6的数字,让学生继续抛掷骰子,这会令其明白不可能事件的性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应当妥善使用生活情境,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应当用于不同的方面,既可以作为课堂引导的工具,又可以作为课堂补充的必要条件,这会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汪峰.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1(18):65-66.
[2]马恩余.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1(13):75-76.
[3]闫玉洁.关于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3):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