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焕坤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益门中学
摘要:以图导学是运用地理图或其他与教学知识相关的图导入课堂教学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提升自己对地理学科以图导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并将其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更加客观全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基于此,本文章对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以图导学;初中地理;实践策略
引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既是表达地理事物的方式,也是承载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初中地理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是非常契合的,可以更加直观、具体地展现学习地区的地形、气候等地理信息,这对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和地理识图能力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今后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能够对“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做出探索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创设以图导学情境,高效导入地理新课
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内容繁多,一个有效合理的新课导入方式是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前提条件,在地理教学下,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以图导学”方式,从图像层面出发,在课堂的初期为整节课堂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地形图的判读”为例,教师要细化研读、解析“地球和地图”章节中“地形图的判读”这一新课题,查阅课外地理资料,筛选、提取教材中与“地形图的判读”课题紧密联系的知识点;利用现代软件设备,科学处理、整合地理教材内外文字内容,通过插入声像、剪辑图片、制作视频,创设图文并茂的地理课堂情境。教师可以利用Flash动画,直观演示地图,指引学生在观察、阅读的基础上回顾前面“地图的阅读”一课知识,活跃地理课堂气氛的同时借助动静结合的地理情境,顺利导入“地形图的判读”这一新课题,生动、形象地呈现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让学生在走进地理情境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细化阅读,同时说说从各类地形图中获取的信息。随后,教师要根据班级各层次学生的信息获取情况,借助多媒体设备强大的功能,向学生展示平面图、俯视图、坐标折线图、立体图等,优化地理课堂情境,巧妙导入“地形图的判读”这一新课题,促使文字内容与地理图像有机联系,促使新课题知识更加具体化、条理化,让学生在感知、观察的基础上判读各类地形图,轻松、深入理解地理新课题知识,高效掌握各类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绘制技巧,展现“以图导学”魅力的同时高效完成“地形图的判读”新课教学任务。
二、通过以图导学,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在展开实际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需要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做好以图导学的教学工作。
如果教师紧紧地依靠图像展开地理教学,是没有办法大幅度提高学生知识层面的,教师需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探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进行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以图导学的教学形式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但教师可以制订符合班级特色的教学计划,将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以图导学的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挖掘学生的知识层面。
例如,学习“地形和地势”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阅读课本中关于平原、高原、盆地等地理内容,运用地理阅读的方法画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的不同特点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一些相关图片,如我国的地形图和地势图、华北平原的图片、喜马拉雅山的图片、四川盆地的图片等,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收集到的图片和教学语言导入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的教学内容,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运用类似于“我们可以看到多媒体上展示的五张图片,依次为江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鸟瞰图,喜马拉雅山的远观图,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的卫星影像图,正好展现了我国的不同地形”的教学语言,进而导入其在阅读地理课本内容的过程中标记出的地形特征知识,自然地过渡到平原地形具有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的特征等地理知识上。
三、图片游戏,形成空间概念
初中阶段的学生喜欢趣味性和竞技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性为学生进行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设计,这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提升。如在应用“以图导学”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各种图像为学生设计填图、拼图等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空间概念和地理思维,这是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得到发展的一种体现。以学习“祖国宝岛——台湾省”这节课程教学为例,在以图导学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课程内容学习结束后,借助台湾省的地图带领学生展开名为“城市名称填填填”的游戏,游戏中要求学生可以将台湾省地区不同的城市名称如高雄、台北等,正确的填入到地图之中,抢答最快的学生可以得一分,而最后得分最高的学生则获得最终游戏的胜利,教师会给予学生一些特殊的游戏奖励。或者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玩拼图游戏,还是以“祖国宝岛——台湾省”这节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将台湾省的地理区域地图进行不同的拆分,让学生凭借着对课程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重新完成地理拼图,这样的游戏组织方式改变了传统地理教学中死记硬背的记忆模式。
结束语
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要将“以图导学”贯穿整个地理课堂教学,直观展示单元课题复杂以及抽象的地理信息、地理事物、地理知识点等,确保各层次学生在读图、析图、绘图的过程中能深入学习地理知识,在活用地理图像、地理知识的同时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地图运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地理知识技能水平,客观呈现“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赵飞.浅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
[2]田洪妮.“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初探[J].教育界,2020(35):40-41.
[3]黄晶文,邓欧,李亦秋.“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02):1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