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珊均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第二初级中学,广西贺州542800
摘要: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一是一,二是二,一加一等于二,传统文化能教给你什么?事实上,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着自己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着传统的文化因素。当传统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透到教材中,进入课堂,融入教学中,数学将更加亲切,数学教学将更加易于接受。通过传统的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如数学,热爱数学,而数学知识将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发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的结合,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引导学生体验和感知我国丰富的民族数学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数学学科的特点,抓住传统文化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传统文化;素质教育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学生数学运算、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培养,但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入教育。如果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渗透到数学课堂中,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非常有益的。同时,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必将有利于教师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数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创建数形的“传统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充分揭示数学知识的生成和形成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恢复和再现这一过程,重建支离破碎的数学知识与现实背景之间的联系,带领学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追随知识发展的足迹,感受数学和社会的变化。例如,在“乘法公式”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前在网上搜集、筛选材料,形成交流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作者整合了这些资源并制作了课件。在丰富的图画和优美的音乐中,向学生展示了“乘法公式”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又如,在教学《数学方广角――对策》时,引用“田忌赛马”的故事,播放这个故事的Flash影像,回顾赛马过程,利用课件演示对阵图,在归纳、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经历了每一个回合的过程,体会了最优化的思想。创建这样浓浓的“传统文化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添了学生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2.深度挖掘数形之美,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初级中学的学生思维活跃,对知识充满渴望,对探索新事物充满兴趣。在初级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
在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揭示了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奥秘,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再现情境,恢复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找到数学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追求本书的来源,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学的综合能力。
如在教学中《乘法口诀》时,作者要求学生课前在网上收集和筛选材料,形成交流材料,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作者将这些资源整合到一个课件中。在丰富的图画和美妙的音乐中,将《乘法口诀》的发展、演变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如,在教学《数学方广角-对策》时,引用“田忌赛马”的故事,播放本故事的 flash 视频,回顾赛马过程,并使用课件演示匹配图。在总结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清晰地体验到了每一轮的过程,体验到了最优化的思想。创造这种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如何渗透当然比应有的困难得多,困难在于具体的实施。事实上,只要我们认识到中国古代数学与初等数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就不难实现它们。第一个问题是主题的容量。在初等数学的知识点上安排相应的中国古代数学问题,显然要增大教材的容量;不仅有原题与其解法(即解题术)的录入,还有给原题与其解法的直译;有必要的,还应该绘制相应的示意图。对于中国古代数学教材中已经出现的一些知识点的介绍,插入相应的中国古代数学书籍和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位名人的前后适当的知识点等也是必要的。对于中国数学史的介绍,只能按照这种方式教学,而不能把知识点集中起来。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效果会更好。初中数学课程在适当的时候就可以将“十进位置制”是中国远古时代先民独一无二的一种记数法写进教材告诉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一个完成初级中学或高中学业的学生可以根据数学课程的相关内容,总结出中国古代数学史的一部分。这不仅没什么错,而且学生们也应该知道。在一些数学试题中,同样渗透古代数学史的适当知识,对于学生掌握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仍然是有益的和无害的。
三、结论
总之,在初级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有很多途径和方法。数学教师应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总结经验,积累教训,找出最适合初级中学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渗透策略引导学生改进数学思维模式,与传统文化产生情感共鸣,最终实现教育的实际价值,激发数学终身发展意识,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谭明安. 新形势下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09):P.1-1.
[2] 朱明贞. 聚家校合力而教书,为心灵加油而育人[J]. 好家长, 2019(33):219-219.
[3] 李幸. 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读写算, 2019, 000(006):29.
[4] 薛洲妍. 基于传统文化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模式探讨[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8):102.
[5] 刘琦斌.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J]. 新课程(小学版), 2019, 000(00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