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综合应用 丁亮亮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丁亮亮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再创佳绩。BIM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且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杭州彼盟建筑科技管理有限公司  31005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再创佳绩。BIM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且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IM技术可使整个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都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降低风险、节约施工成本和能源,并使施工过程中的效率大大提升。BIM技术的发展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体现,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道路指明了方向。BIM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高效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它的全流程应用,贯穿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建筑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管理平台的规范、对建筑行业更长远的发展做好了准备。因而在建筑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要结合时代发展,不断优化创新其施工的技术和工艺,加强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
        BIM技术作为建筑工程领域的有效工具,其作用受到了工程建设领域的认可,通过BIM技术使用,以信息参数和三维建筑视图的方式展示建筑信息,为管理人员进行工程建设管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BIM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
        1BIM技术简述
        BIM技术是一种信息模型技术,它是结合建筑工程图纸利用三维建模来将工程项目可视化,BIM三维模型可以反映建筑工程中的所有构件信息及相关参数,同时可以动态的演示施工过程,这样可以较为直观地将工程信息和参数传递给管理人员,提高了管理效率。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图纸复杂,信息烦琐,施工过程管理难度大,通过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工程数据转化为直观的数据,并组成一个系统,便于随时查阅,这样工程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可以结合动态的三维模型合理安排,加强重难点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和高危作业的安全监管,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由于BIM技术可以同步的实现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管理,所以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一些大型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应用BIM技术可以简化管理工作。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管理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内的一种趋势,为了更好地普及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一定要结合BIM技术的优势合理优化工程管理工作,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项目中运用BIM技术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在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中,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与实际效率。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施工作业人员缺少质量意识,未接受过系统的技术培训,仅凭借自身想象展开施工,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存在诸多问题。第二,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的原材料未达到有关标准与行业要求。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而言,施工原材料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现阶段市场中,各种建筑施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原材料的使用中存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问题。将不符合标准的施工原材料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中,一定程度拉低了工程项目的建筑水平,导致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第三,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中,没有完全依照施工设计图纸展开科学合理的施工。这种情况频频出现,大多数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工作时,喜欢依照自身想象揣测施工图纸,导致施工效果与施工标准存在一定差距。第四,无法预知建筑工程观感质量。在以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程中,二维蓝图作为最基本的图纸,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凭借自身想象展开建筑施工,弊端十分明显,无法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综合应用
        3.1运用于施工现场布置
        施工现场布置是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的重点与难点。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相对较大,内容繁琐,并且建筑工程周边环境比较复杂,这增加了建筑工程设计师的工作难度。

如果只是依靠人力布置施工现场,会延长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因此需要使用BIM技术。首先,对建筑工程周边环境及建筑物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会自动进行建模处理,在软件中生成三维平面布置图。其次,建筑工程设计师按照甲方和施工单位的要求,制定建筑工程施工的总体计划,模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各个阶段的施工情况,把收集的数据信息向施工管理方呈报,以便真正解决施工现场中的布置问题。
        3.2过程管理
        基于BIM与BIM+技术的BIM5D管理平台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通过BIM+互联网、物联网、通信技术、射频识别设备、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仪、GPS等技术和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将人员、建筑实体、设备机械、BIM模型等联系在一起,实现人、建筑实体、机械设备等的智能识别、跟踪、定位、监测和管理等。同时,将BIM信息模型导入质量管理平台,实现BIM模型与质量管理平台的无缝对接,进行资源的有效共享与管理工作;通过物联网将施工现场的各个构件与BIM模型进行对接,可以输入、输出建筑物各部件、部位的相关信息,这样每个部件与部位都具有独特“身份”,提高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再者,工程实施人员也可通过基于BIM技术的轻量化移动应用质量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组织协调、信息和权限分配,实现对建筑产品质量的控制。
        3.3成本管理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计算机软件除了能够建立起建筑工程的三维模型,还能够建立起建筑工程项目的5D模型。这一模型的建立能够为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是施工中成本管理的所有数据信息,有效的融合了建筑工程的成本与时间要素,完成对建筑成本的优化控制。例如,建筑工程项目的5D模型能够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不同时间段的工程成本,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水平,让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合理地制定资源的分配计划。同时,BIM技术的使用还能实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动态管理,结合三维模型的建设和分析,可以得出工程每一阶段的现金流,可以实现动态的工程成本管理,这可以有效降低项目资金风险。
        3.4碰撞检查
        通过3D模型的建立在电脑软件中进行各个BIM模型的碰撞检查,并在检查完毕后,形成碰撞报告。在建筑信息模型建造之前,对项目管线、设备、墙体材料等构建先进行碰撞检查,可有效减少由图纸设计失误导致的风险的发生。
        3.3模拟施工
        在计算机中模拟项目修建过程,模拟现场实际场地布置、利用实际的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形象具体地反映出工程实体的建造过程。能够在实际工程施工前对构筑物潜在的问题、施工工程中的难点进行预测,进而将施工中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从而达到避免返工、减少施工过程中相互干扰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总之,BIM技术是目前建筑业实现转型的核心技术,本文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场地布置、碰撞检测、模拟施工等常见应用点进行了梳理探讨。利用BIM的可视化、信息化和协同化特点进行施工质量管理,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更加高效、协同与便捷,对于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信息化、高效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振.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
        [2]王友群.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管理中的应用[D].重庆:重庆大学,2012.
        [3]徐宁霞.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场地布置[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1):92-93.
        [4]李云贵.建筑工程施工BIM应用指南(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