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虹
四川省内江市第三小学校 四川内江 6411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强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综合相应教学内容,加强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就结合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体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符号意识;问题;策略
前言: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借助更加抽象,简洁,清晰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指导学生加强交流。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加强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让学生借助相应数学符号,清晰表达出数学思想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而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相关内容,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重要性。而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来开展相应教学活动,其整体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难以指导学生走进数学课堂。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加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综合相应教学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由于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重要作用,缺乏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生活,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师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缺乏相关术语的介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由于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总结,难以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加强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策略
1.联系现实生活,激发符号意识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联系现实生活,充分挖掘相应的教学内容,以贴近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经验,借助特定的环境,加强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在小学数学活动中加强符号的使用,有效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相应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例如,在《认识图形(一)》教学中,由于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相对较发散,更喜欢画画和游戏,对于抽象的知识缺乏学习兴趣。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不同的图形。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自己在身边所看到的图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能够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玩具,了解到七巧板是有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五个三角形构成的。而长方形有四条边,长的叫做长,短的叫做宽。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联系现实生活,为学生播放图片和视频,不断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很多使用符号的情况,体会到运用符号的优势。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将具体的图形和名称进行有效的联系,激发学生符号意识,让学生能够利用相应的符号来代表不同的图形,加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2.感知符号含义,理解符号内涵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发挥符号的作用,培养学生符号意识。为了提升其整体的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相应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效的结合。在加强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同时,让学生能够结合清晰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加强对符号的理解和认识。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清晰的情景,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理解符号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2]。例如,在《数学广角——集合》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中每一部分的含义,并且能够用语言来描述和计算的方法,有效解决简单重复的问题。课堂导入,同学们,学校组织了一场体育运动,为下学期的运动会做准备,现在有跳绳和踢毽子两个不同的项目,有同学感兴趣吗?有兴趣的同学自愿举手报名,每人至少报一项,如果两项都想参加的话,可以报两项。让参加跳绳的学生站成一列,让参加踢毽子比赛的学生站成一列。只是会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站在哪一边,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疑问?那现在这些两项都报了名的同学应该站在那一边呢?从而引出本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集合,让学生对集合的相关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来画一画,分组设计自己的图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加强图形符号的使用,深刻理解韦恩图的内涵,加强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符号的优势。
3.加强实践应用,提高学科素养
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应的数学问题,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不断提高学生数学符号应用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找出题目中有用的数学信息,并将其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通过指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加强指导,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能够结合正确的符号,解决相应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3]。例如,在《角的度量》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课件,让学生来比一比,两个角那个大,具体大多少呢?通过指导学生使用量角器,让学生对量角器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能够了解量角器每一份所对应的大小是1度。那么让学生学会使用相应的数学符号“°”来代表汉字“度”,不断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能力。而在角的度量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来代替“角”,借助相应的数学符号,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启发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通过指导学生加强分析,比较和归纳,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很多使用符号的情况。在加强数学知识学习的同时,掌握矛盾转化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学会使用数学符号,加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强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整体质量,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联系现实生活,加强培养学生符号意识。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联系相应的数学符号,引导学生加强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梁丝燕.关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符号意识的培养[J].知识文库,2021(03):53-54.
[2]王春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符号意识的培养——以“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为例[J].新课程(小学),2019(12):174.
[3]陈超,陈理宣.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符号意识的培养——以“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9(22):33-35.
【作者简介】朱建虹(出生1974年11月1日),性别:女(民族:汉),四川省内江市,大学本科,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教科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