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核心素质的培育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张余芳
[导读]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各个学科的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张余芳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向坝乡双桥小学  442322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各个学科的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本文对小学数学的核心素质要义以及素质培育策略展开粗略探究,为广大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核心素质;小学数学;培育策略
        引言:在大数据时代下,学生应具备极高的学习素养,在注重成绩的同时还应关注学习能力的提升。文章以核心素质为基础,展开论述当前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核心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以及策略。
        一、核心素质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在课堂上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提升,坚持正确的数改道路,推进在课堂中“教”和“学”行为的转化。当学生无法充分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对于自我的学习道路造成阻碍时,学生并不会反思自我思考方式而是从基础的知识出发,试图理解难以解释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应发挥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精神引导,拓展学生思维,使其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创新思想,解决所遇到的难题。培育学生的核心素质应该坚持扩展思维的科学性、始终注重时代性、强调强化民族性,努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为学生将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质培养的路径
        从人文底蕴出发,素质的培养可以表现为:正确理解并掌握人文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从科学精神出发,可表现为:拥有理性思维、评判质疑意识、勇于探究的精神。从学会学习出发,可表现为: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浓厚兴趣、能及时调整学习心态及学习方法、具有自觉跟随时代发展的信息意识。从健康生活方面来说,具体表现为: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健全的人格、恰当的自我管理,包括时间,行动力,自我发展方向等。从责任担当出发,可表现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承担社会责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全球意识,尊重文化多样性。从实践创新出发,具体表现为:拥有正确的劳动意识、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现有技术并对已有技术的成熟运用。
        三、小学二年级数学核心素质的培育策略
        1、依据教学大纲,明晰教学目标
        伴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政策推广,教师对于改革中提出的核心素质高度重视,只有在整个教学活动期间,数学教师不懈提升自我修养,提高教学教育水平,对现有教材做出恰当程度的创新型改革,才能更好地让核心素质教学落到实处,取得理想之中的成效。对于数学的核心素质而言,教师并不只要教会学生简单的数学技能,而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教师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进行讲解时,可以根据新课改要求下的数学核心素质培育理念,细化各个想象场景,从当前的教学环境中,以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对象对学生进行可视性的实践教学。不只是在数学课堂中利用量角器对课本内容进行角度测量,还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进行探索。通过日常的生活让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从而达到对教学内容更加深刻地了解。只有通过多个方面的拓展学习,才可以让学生在多角度方向学习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发散思维,提升其核心素质。
        2、引入生活元素,提升综合素质
        数学文化对人的未来发展有长远影响,细化到个人则表现为不同能力的数学素养。

能否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感知力对于个人发展较为重要,如果能提高数学能力,就能在生活中对数和数的运算具备敏锐感受力和极强适应性,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描述其客观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将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从生活中应运而生,也必将适用于生活。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将小学数学学科内容进行生活化改革,需要强化学生对日常生活的重视,需要教师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华引入各种各样的生活元素,借此形成趣味性强、行之有效、看完就懂的生活化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
        比如: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本的“长度单位”章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物品细化学生对长度的理解认知,将抽象的长度单位具体化为日常生活的常见物品。如:尺子上的刻度可不可以测量家里桌子的长度?如果很难进行测量,可不可以换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又或者是让同学们回家之后测量自己家中常见生活物品的长度,第二天在上课时随机抽点几位同学说出自己所理解的长度单位,然后由全班同学判断是否正确,增加其上课的趣味性。
        3、引入多媒体技术,达成高效趣味的教学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尚未具备联想能力并且注意力极易分散。因此引入多媒体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现有的科学技术,可以将课本抽象知识转化为可视模型,学生的理解性变强,信息媒介素养也随之提高,核心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在大数据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科技信息技术,准确利用数学模型结构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比如: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本第七章“认识时间”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画出3:55的时针和分针所在位置。假设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准确画出该时间位置,此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黑板上放大时针、分针的动态图,让学生们直观感受3:55到4:00之间的过程变化。加深学生的辨别能力,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开阔眼界,学习并延伸知识,增强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4、丰富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
        如果只是单一讲解课本内容,难免显得单调乏味,特别是在小学这样的思维容易涣散的年纪,学生极有可能无法深入学习,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和信心。教师应抓住学生心理,选取开放的教学内容,与有趣的现实生活结合,展开数学实践,对学生容易忘记的知识点加强记忆性。比如:二年级课本中“量一量,比一比”就可以让同学们相互量身高或臂长,既增加趣味性,又增强了学生对与“长度单位”这个章节中难以理解知识点的记忆。
        结束语
        国家对核心素质非常重视,从个人的长远发展来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对于学生开拓思维十分重要。因而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培育策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文平.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二)[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3.
        [2]林万丽.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20(98):73-74.
        [3]马耀才.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2020(47):198.
        [4]田芳红.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智力,2020(25):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