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墙在变电站工程中的设计与运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吴婷
[导读] 摘要:变电站站址场地自然标高较低,场地设计标高按百年一遇洪水位设计时,站内围墙可采用防洪墙设计,在满足内涝洪水位要求下,能较大的降低工程造价及工程工期,且能和周边建筑物协调一致,技术经济性好。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2
        摘要:变电站站址场地自然标高较低,场地设计标高按百年一遇洪水位设计时,站内围墙可采用防洪墙设计,在满足内涝洪水位要求下,能较大的降低工程造价及工程工期,且能和周边建筑物协调一致,技术经济性好。
        关键词:防洪墙;滑移稳定;倾覆稳定;单桩承载力;渗流稳定;构造措施
        一、运用背景:
        某变电站站址临近江河,退让堤坝一定距离后仍受内河溃堤洪水的威胁,同时还受内涝的影响。站址相关的水文资料显示,站址百年一遇最高洪水位标高9.09m,百年一遇最高内涝水位6.35m。依据变电站相关设计规程,本变电站的防洪标准为1%洪水位,则场地设计标高需满足站址附近百年一遇洪水位要求。站址自然地面标高约5.60m左右,场地为平坡设计。设计标高按如下两个方案考虑:
        方案一,场地设计标高9.20m,满足百年一遇高洪水位,填方厚度约3.6m,采用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顶部另设2.3m高砖砌围墙;场地内下卧淤泥质软弱层16m,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场地填土引起的地基变形量(即地基沉降)约为750mm,挡土墙基础需采用桩基处理,同时场地填方3.6m厚需采取地基处理,如换填垫层法、水泥搅拌桩等处理。
        方案二,场地设计标高6.50m,满足百年一遇最高内涝水位,填方厚度约0.9m,采用封闭防洪墙,防洪墙顶标高9.7m,高出场地3.2m,防洪墙可兼做围墙,进站道路最高点标高为9.2m,作为封闭防洪墙的合点,全站满足百年一遇最高洪水位要求。
        通过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主要结论如下:
        方案二采用标高6.5m并结合防洪墙方案,场地填方厚度约0.9m,大大减少了场地土方和地基处理工程量,减少了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工程量,在解决场地填土厚沉降大的难题同时,也缩短了施工工期,场地填土引起的地基沉降量小,场地无需做地基处理,节约工程造价,技术经济性好,故本变电站工程采用方案二,即场地设计标高6.5m,满足百年一遇内涝洪水位要求,围墙采用防洪墙设计,墙顶标高9.7m,满足百年一遇洪水位要求。
        二、防洪墙的设计
        2.1整体稳定验算
        上述变电站在洪水期时,防洪墙外侧洪水位按最高2.59m考虑,场地浅层土为粉质粘土,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10kPa,可作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防洪墙基础采用天然地基,防洪墙详图及计算简图如下图1、2。验算防洪墙稳定时,换算成土柱,荷载范围5m,墙底摩擦系数取0.5。为提高防洪墙稳定性,采用凸榫设计。
   
        图1 防洪墙断面图             图2 防洪墙计算简图
        经过专业软件验算,滑移力= 39.443(kN) 抗滑力= 95.959(kN),
        滑移验算满足:Kc =  2.433 > 1.30
        倾覆力矩= 93.739(kN-m) 抗倾覆力矩= 330.938(kN-m)
        倾覆验算满足:K0 = 3.530 > 1.50
        地基平均承载力验算满足: 压应力=54.090 <= 110.000(kPa)
        凸榫抗弯、抗剪强度亦满足。
        2.2单桩承载力验算
        当防洪墙基础底存在软弱层时,基础应采用桩基,桩身除验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还应验算单桩水平承载力。取灌注桩直径600mm,长度20m计算,依据土层参数计算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10MN/m4,计算α=0.594,查《桩基规范》表5.7.2得桩顶水平位移系数νX=2.441(按铰接考虑),桩顶允许水平位移Χ0a=10mm,计算桩顶水平力Rha=109.6kN。
        挡土墙每米所受水平力:△h=2.3m,r*△h=25.9 kN/m2,则水平力E=0.5r*△h2=33.5 kN/m,桩间距L=4m,桩抵抗的总水平力∑E=4x33.5=134 kN,则防洪墙基底需布置2根直径600mm灌注桩,桩间距1.8m。
        钢筋混凝土防洪墙自重较轻,受力以水平力为主,基底按2桩布置,纵向桩间距4m,单桩竖向承载力均能满足。
        2.3渗流稳定验算
        防洪墙基础采用桩基时,还需验算防洪墙基底的渗透稳定。《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附录C,渗流稳定性验算需满足:(2Ld+0.8D1)γ’/△hγw≥Kf,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Kf=1.6。Ld=1.9,D1=2.59,γ’=8,γw=10,计算得渗流稳定系数=1.81>1.6,即基底渗流验算满足。
        防洪墙基础采用桩基时,若桩尖持力层为硬质层,桩与桩间土的沉降差过大,基底容易形成排水空隙,影响其渗流稳定。故桩尖宜进入软弱层,桩与桩间土同步沉降,确保渗流路径,同时可减少桩长。
        2.4构造措施
        当变电站临近江河,防洪墙在满足洪水位的前提下,还需要在特殊时期抵御洪水的冲击,如江河堤坝溃堤。此时防洪墙受力情况复杂,在偶然荷载作用下,墙身需要设置构造措施来加强自身强度及稳定。
        溃堤洪水对防洪墙基础的冲刷坑最大深度取3.59m,依据设计经验,可采用抛石方案消除溃堤洪水对挡墙基础的冲刷影响,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多,施工方便、效果较好,坡脚抛石反压有利于防洪墙的稳定性。抛石粒径及厚度,应满足抛石重量大于冲刷荷载,可参考《堤防工程设计规范》P71页附录D计算。以变电站临南侧河堤的围墙处为例,计算抛石粒径如下:
 
        一般抛石厚度不宜小于抛石粒径的2倍,因此东南侧围墙抛石厚度可取1000mm,抛石粒径500mm。本工程中,建议抛石下覆土工格栅反滤层,抛石厚度1000mm,抛石粒径500mm,上覆200厚绿化覆盖,抛石范围为防洪墙外4m。
        为提高防洪墙自身强度,在地面以下墙身按扶臂式设置,间距4m,厚度400mm,地面以上同间距设400x400立柱,亦可提高墙身立面造型和美观。
        结论:
        沿海工程,当变电站设计标准按百年一遇洪水位考虑需高填土时,可采用防洪墙兼作围墙,站内场地标高可降低,减少回填土方量,解决场地高填土来带的大沉降问题,减少场地地基处理,缩短工期,节约造价。防洪墙设计需满足滑移稳定,倾覆稳定,渗流稳定及并验算天然地基承载力;当基底地基承载力不满足时,可防洪墙基础采用桩基,除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外,还需桩顶水平承载力验算,以摩擦型桩位宜,桩端持力层宜在软弱层内,避免桩与桩间土沉降不均引起基础底出现排水空隙,影响渗流稳定。为提高防洪墙使用安全,宜适当采用构造措施来加强墙身抵抗力。
        参考文献:
        [1]满益强.张家界城市防洪工程官黎坪防洪堤渗流稳定计算.湖南水利水电.2007第4期
        [2]明玮.乐华.滨江大道高填土方案对防洪墙影响分析.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7第7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