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艺术生心理健康干预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程楠
[导读] 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工作,中等职业艺术教育在此环境下也发展迅速

        程楠
        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 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工作,中等职业艺术教育在此环境下也发展迅速。中等职业学校当中,部分艺术生因为学习成绩问题,内心存在很强的自卑心理。此外,由于艺术生的特殊性,很容易出现逆反等心理。伴随中职入学人数的增加,如何解决中职艺术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需引起足够的关注。在本文中,将研究干预中等职业院校艺术生的心理健康的方法,以期推动艺术生的健康身心发展。
        关键词:中职;艺术生;心理健康;干预
        
        在学生教育环节中,越来越多的团体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基于艺术系学生的特殊性,其艺术研究具有很强的创造力,这很大地对艺术系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一些健康问题,容易产生精神类困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管理以及心理健康。
        一、对艺术生开展心理健康干预的价值
        在艺术心理活动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艺术生持续改变对事物的非理性看法,发掘自身的积极资源,并乐于接受以及欣赏自己。在每次心理咨询之后,学生将获得新的见解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心理咨询活动,艺术生学会了表达以及交流,并且变得愈发自信。学生的情绪以及认知发生了积极变化,并不断地建立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时,他们学会了向外界寻求帮助。
        二、中等职业院校的艺术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产生厌学心理
        部分中等职业院校艺术生的学习成绩相对不佳,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中等职业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经常会产生厌学心理,甚至学习习惯不正确,认为文化课很烦、很无聊。这些艺术生的自控能力较弱,许多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上课时会使用手机玩游戏,甚至直接逃课。这种厌学的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很大的影响,也容易愈演愈烈。
        (二)心理压力大
        与其他文化系学生相比,艺术系学生的学费较高,所以父母对其寄予厚望,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艺术系学生很多都自卑而傲慢。大多数学生想在一所更好的学校学习,然而如果不能纠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他们会面临更大的升学压力。这种压力源于家庭以及学校。压力过大也会对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的健康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学生将有心理问题。
        (三)人际沟通不足
        许多中等职业院校的艺术生希望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然而他们却对此很悲观,因为他们在日常的与同学以及老师的相处过程中,无法很好地维持相互的关系,人际沟通存在很大的障碍。他们不回头反思问题的根本原因。取而代之的是,他们通过极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部分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时便想不开,并使用极端的方法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比如,跳楼、割腕、喝药自杀等。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遇到人际交往问题时会非常情绪化。他们非常激进,用侮辱性语言、殴打行为来对待同学、老师,对被殴打的同学造成极大的身心伤害。此类实践,近几年来频发在媒体上报道,需要引起注意。


        三、解决中等职业院校艺术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干预模式
        (一)提高对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当前,许多中职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然而大多数院校的课程的适用性以及针对性较低,课程的实际效果不佳。大多数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以及人际交往的问题。所以,在协调心理健康类的课程内容时,学校需要综合考虑提高文化课成绩以及人际交往技能的方法。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可以引用经典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获得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此外,心理健康课程需要通过适当地添加缓解压力的内容以及学习心理健康课程来使学生感到放松身心,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辅导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很多时间都与辅导员联系,辅导员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辅导员不仅需要监督学生日常学习,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平时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辅导员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沟通。如果意识到学生有心理问题,则需要及时做心理辅导。此外,辅导员需要平等对待班上所有学生,注意与他们的情感交流,并能及时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中职需要建立心理咨询部门
        中职院校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部门,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于有明显心理问题的艺术生,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将精心疏导他们。在每个班级中选择1-2个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担任心理学委员,并且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员每周为其提供一次专业培训。培训结束后,每个班级的心理委员将及时关注班级所有同学的心理情况,如果发现任何不当的情绪以及行为,需要及时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快速指导学生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就需要向心理老师反映,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干预,并化解学生的心理难题。
        (四)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
        教师具有的心理素质会对职业院校的整体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影响。所有班级的教师需要做好艺术生心理健康的守护着,以免增加艺术生的心理负担或对学生造成心理影响。这听起来很简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老师引起的。许多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好,自幼就习惯了不受老师重视,甚至遭受老师的嘲讽,所以他们的自尊心很脆弱,精神上非常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教师要结合教育内容,自觉地各学科的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积极、乐观等健康心理,必须努力成为艺术生心灵上的先驱者。对此,仅靠教师的爱以及热情是不足以满足这些要求的。还需要了解以及学习一些心理知识,能了解学生的心理,适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扰并进行专业的指导。
        结束语
        由于中等职业院校的艺术生是相对特殊的群体,所以他们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这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足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校辅导员也注重艺术生的心理健康,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重视艺术生的心理管理,进一步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于海艳.艺术类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职业教育,2017,(2):32.
        [2]梁玲.中职院校艺术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30):246-248.
        [3]姚琳.网络环境下开展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读与写,2019,16(23):20.
        [4]付波,阳希.中职学生艺术心理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1):59-6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