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鹏飞
山西省晋城市晋城爱物学校,山西省晋城市,048000
摘要:素质教育视域下,伴随着现在科学经济不断的进步发展,信息化时代对于教学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严格的要求,目前地理作为初中其中一个科目,应当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进行有效教学,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本篇文章主要是关于在素质教育视域下,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引言
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当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将学生作为主体对象。初中地理主要是以认识世界地理知识和人文知识为基础,然后通过对地理总体的了解进行一个全面的认知,同时通过地理综合的学习应用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需要进行高度重视,通过对于初中地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有充分的对知识进行了解,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在此背景下,地理老师就要全面提升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主要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将课地理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更好的提升地理教学的改革。
1初中地理教学性质与地位
伴随着世界人口不断的增多,导致很多自然资源与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对于工业化生产和污水排放量情况,以及资源、人口、环境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是目前人类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资源缺乏,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过度开采,这就导致了人类与自然界和自然资源出现了很多问题。对于初中地理课程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资源以及环境和人文地理等方面,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的地理环境,人们所面临的问题,从实际出发,老师需要不断地去引导学生探索其中的问题,例如:当前人们所收获的环境主要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组成,经过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于空间分布与空间结构之间关系的了解,来对当前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人口以及资源之间所面临的问题,为后期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总结分析初中地理教学,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且学习的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到很多知识自然的层面,需要老师制定严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并且能够学会运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对学生所提出来的地理问题进行详细的指导,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以及技能的掌握。在另一个层次面,可以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初中地理的教学在学科学习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素质教育教学是当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
2.1教学内容存在层次不清的问题
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地提出,学校需要注重对高素质人才的培,,改变之前传统单一的知识教学模式,在新的素质教学理念之下,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以及目标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过去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内容分配不均匀,通常是由老师进行安排没有一定的标准。因此,对于教学方面形成了很多学习能力不同、理解不同,这样会让学生之间产生很大的差异性,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直接影响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
2.2教学定位目标与素质教育脱节
在过去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之中,老师只是依靠学习的进度实现教学的目标规划但是在此基础上并没有得到一定的成效。对于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需要重新定位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过去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另外,地理老师在进行目标和课堂内容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很多时候只强调学习成绩,并没有将实施的学习应用作为首要目标。
在目前的素质教育之中,则是要求能够对自身学习能力进行学习应用,正是这一定位,使目标和之前传统的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而会增加教学改革的难度,因此,在地理教学改革方面,将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2.3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实际上,在初中地理教学方面比较注重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而且把教学评价就作为重要的环节内容,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对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由此展开对学生知识接受的程度掌握。但是对于以往所运用的评价机制中存在很多不合理性,主要因为其评价机制针对的是应试教育,所以不仅关联性不强,还存在评价目标较为单一的缺陷。继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评价机制需要根据素质教育需求进行逐步的完善。
3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育改革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改革地理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之下,初中开展地理学科教学对初中教学管理行为的改革,那么首先需要进行的改革便是地理教学内容的综合改革。当前所正在进行的的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一般都要求是从初中素质教育目标中重点展开,实现初中地理体育教学内容的知识层次化与教学多元化融合发展。通过不断的教学研究实践发现,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普通初中地理体育教学内容的结构层次化与形式多元化的逐步实现,打破了传统初中地理教学固步自封的现象,而且通过对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优化,还能切实的展现出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全球变暖与可再生资源利用之间的联系。在有效的初中地理教学手段与有效的教学内容支持下,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的多层次、多元化展开,并由此推动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理解吸纳。除此之外,地理教师还可以利用图标、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增加参加社会型地理探索的契机。
3.2改革地理教学的评价机制
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评价机制,主要目是反馈初中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且针对反馈的信息展开地理基础概念、区域自然、人文特征等知识点理解能力的评价。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明确得知,初中地理教学评价机制在有序进行中展现出的多样性与针对性。例如在进行"认识大洲"一课的学习中,地理教师必然要让学生熟悉各大洲的形状,并且让学生能通过文字叙述或者是绘画的方式进行表述,如此可直观的发现学生对于地理空间图文的理解表述能力以及记忆能力。而素质教育之中除去上述内容之外,还需要对于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价值观与环境保护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行评价,因此原有的评价体系不适宜,需要初中地理教师结合教学活动,设计出适合的评价机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教学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需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让学生自身养成保护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观念,帮助学生能够树立社会责任感,实际上,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能够更好地切实提升自身的能力发展,这样就能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蔡为平. 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24):P.111-111.
【2】李强. 浅谈杭锦旗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人文之友, 2018, 000(020):175.
【3】刘毅. "活动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新课程·中旬,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