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争光
沽源县第一中学 076550
摘要:高中新课程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综合核心素养为主要任务,在新高考模式视角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人才是高中教育的重要方向。创新教育视角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表现有:爱国情怀、唯物主义、以史为鉴等,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老师应逐渐调整教学策略,结合创新历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价值观。综上所述,本文总结新高考形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渗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到历史课堂,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创新高考改革措施逐渐落实,意味着成绩不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在高中教育中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主要任务,老师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应逐渐渗透核心素养到历史课堂,调整教学重心,满足新高考改革模式。现阶段重视成绩忽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高中教学过程中的错误方向,老师调整教学理念,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到教学任务中,最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良好品格,德育教育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结合历史学科教学特点,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挖掘历史教材内的德育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终落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目前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是现阶段的具体教育方针,在课堂上引入“树德立人”教学理念,渗透德育教育到历史课堂,在根本上调整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关系到未来学习和生活发展,以新高考改革措施为教育方向,提升学生综合社会能力为目标,完成良好的高中历史学习,历史学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应在课堂上为学生渗透爱国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奠定学生基本素养。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挖掘教材德育素材,培养学生爱国精神
具体高中历史教育过程中,老师应善于挖掘教材内的德育素材,利用现有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历史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逐渐落实德育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生结合历史视频和教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提升自我约束力同时提升了课堂效率,同时满足创新教育构建历史高效课堂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方针。编排进历史教材内的文学史料,都有一定教育意义,老师重视挖掘教材内历史背后的德育素材,可以丰富教学手段,通过风趣的历史教学模式,逐渐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学生在对史料进行实证的过程,锻炼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善于发现的良好品质。
例如,在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两次鸦片战争》课节学习过程中,老师在课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有关鸦片战争图片和相关视频,例如洋务运动图片、签订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图片等,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清代末期鸦片战争的惨烈情况。
在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理解基础上,老师可针对多媒体视频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在鸦片战争过程中,中华民族受到哪些不平等对待,我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应通过鸦片战争吸取哪些教训”,老师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经过这一过程,老师在课堂上落实了分层教学模式,利用小组讨论进行高中历史知识探讨,调动课堂气氛,弥补历史学科枯燥的弊端,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深度思考,逐渐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历史视频和图片,总结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完成高效历史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对当时历史背景思考,落后就要挨打,当前社会大环境,在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其形式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提升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新高考改革措施下,培养新时代四有青年,有纪律、有思想、有品德、有文化作为四有青年的核心标准,老师在历史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培养。现代高中教育,应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提升核心素养应该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会八荣八耻。学生通过历史课堂学习历史知识,挖掘历史知识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情怀,提升学生综合荣辱观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综合学习能力、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试高中教育大环境下,学生老师重视成绩不重视基础素养培养,这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背离,在完成高中历史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融入核心素养培养到历史课堂,完成现阶段高中核心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全才。
例如,在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单元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课前微课形式,在课堂前为学生播放5分钟精简视频,可以在视频中为学生展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图片和相关历史知识,学生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大概了解本章知识点。通过微课为学生展示该章节学习内容,可以有效利用课前时间,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现阶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采用微课形式进行教学是高中教学趋势。在课上,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该环节知识点学习,为学生讲解中华抗日战争的艰苦过程,因为帝国主义和日本政府的侵略,导致发生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由于国共双方的国家统一理念不同,发动解放战争。老师讲解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当前我国军事实力增强,今后应该怎样提升我国综合实力,经一系列讲解,为学生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概念,提升学生爱国情怀,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单纯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我国学生爱国价值观。
三、结束语
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良好品格,德育教育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结合历史学科教学特点,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挖掘历史教材内的德育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终落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现阶段重视成绩忽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高中教学过程中的错误方向,老师调整教学理念,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到教学任务中,最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范丽霞.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02):33-34.
[2]郭纯宏.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01):30-31.
[3]杨巍.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多种史观运用研究——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中心[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1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