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卢丽娟
[导读] 当代互联络技术不断更新,网络媒体的普及在不断的改变着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方式

        卢丽娟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当代互联络技术不断更新,网络媒体的普及在不断的改变着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方式、日常学习方式及沟通交流方式。与此同时,信息的极快传递与共享也使得现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字:网络时代    高校学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媒体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已经完全与网络信息相结合,网络时代在为学生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上新潮的观念对大学生原本较为稳定的价值体系有着极大的冲击,但同时这也是高校思想教育推陈出新的良好契机,合理运用网络时代新媒体信息等工具的方便便利,可开拓更广阔的思想教育领域。引领高校大学生树立更远大的理想,对学生及学校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现状
        
        21世纪以来,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及信息急速传递已经遍布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作为社会中思想最为前卫的大学生群体,是最早享受到网络信息时代便利的一群人。随着电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每人人手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可随时随地查看最前沿的新闻,最便捷的交流信息。
        随着2020年疫情以来,网课教育模式得到了更多的普及,学生们在家中、寝室等地的电脑前一起上网课。这种教育模式已经是网络时代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十分成熟的模式,但此种形式的成功也伴随着诸多问题的产生。网络授课模式中学生并不能专注的听讲,时常被网络上其他的信息所吸引,出现不同时间的不专注行为,甚至是直接逃课去看其他的感兴趣信息。这也是在网络时代中老师们面临的最大挑战,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帮助我们披荆斩棘,用不好就会成为割伤自己手掌的凶器。
        用好网络这一新的载体,在网络信息中合理的开展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进行发展与创新的必经之路。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网络为大学生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其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1)学生对于海量信息的辨别困难
        互联网信息传递带来的大量信息需要学生们自行辨别,其中有好有坏,积极的不积极性的各种信息不一而足。未经梳理的垃圾信息也在不停的冲击着学生们的薄弱意识。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很多偏激的言论也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很多学生上网成瘾,刺激的网络信息,成瘾的网络游戏,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坏。
        2)网络的虚拟交往很容易让学生沉浸其中,过多的网络虚拟体验让学生很难分清现实与网络的区别,让其容易产生逃避现实的负面情绪,影响学生健康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3)网络的虚拟环境让学生们维权等意识较为淡薄,容易被网络上的高诱惑力骗局所吸引,从而深陷其中。需要学生有极高的自我辨别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三、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优势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广等优势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因为这一特性,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递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1)网络让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递更方便快捷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教育信息获得途径就只有课堂、图书馆、学生交流等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效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十分缓慢。但是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更多实质有效的教育信息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将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材料用以往所无法想象的传播速度、广度去进行传播,学生们在接收时也不再是简单的书本及语言的方式。语音、视频、有声文件等多种形式的普及,也让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得到了非常好的创新与发展。


        以往的教育模式受限于时间、空间及教学条件等常规性的硬件限制,老师在课堂对有限的学生进行有限时间的内容授课。极大的限制了教育内容,也让教育呈现有程度的授予,传统教育并不能有效的突破这种模式。
        而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类问题,利用网络载体的特性,老师们可以同时对更多的学生进行教育授课,突破了时间、空间、教学设施等一系列现实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解放了老师的授课内容,随时随地发布授课信息,从而对学生的接受教育广度进行传统模式不敢想象的扩展。
        2)网络改变了当代大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只是通过老师授课等实物方式进行教导传授,还局限在课堂,会议等老模式中,这种单一简单的授课模式,依然面临着环境封闭,无法多元性对比等缺点。对于学生来说已经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很难让学生更积极的学习。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思维最跳脱,想法最前卫的群体聚集,追求个体的性格解放,崇尚平等且好奇心非常强,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是学校老师们所无法比拟的。而网络的开放性,包容性恰恰好与大学生的特性相吻合,两者互相碰撞,激发出让人目眩的火花。大学生们乐意于接受网络上的价值引导,并愿意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时事的见解,在与别人有不同的观点及信念的时候,更容易引发双方的讨论。这也为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思路,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合理的引导学生们的正确价值观,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
        3)网络对大学生树立现代思想观念有着积极的作用
        网络信息的传递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合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开放意识、平等意识、爱国信念等现代思想观念都具有积极性的作用。
1.开放意识的树立
        网络是没有边界的,在这里人们都是虚拟的,没有实质性人与人面对面。网络也实现了全世界人们无边界的共同交流,大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全世界不同的人文文化,增长自己的见闻,对其他国家的民生、政治、军事等都会有不同的了解,从而扩宽了学生的视野。这对于学生教育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有助于树立学生在全世界的开放意识,关注全球民生,关注不同国家的社会形态。
        2.平等意识的培育
        网络打破了地界、民族、国家的限制,不受出身、价值观等的束缚,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获取想要的全量信息。在网上可以与不同的人进行平等的交流,人际交往时不再受地域时间的约束,可以完美的实现人人平等式的交流,此种交际方式让人们心中的平等观念更加巩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交际的核心,大学生向往平等,追求每个自我的个性化。且因为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其更希望得到人们的认可,信息网络就是此种表现的最佳场所,可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打破社会等掣肘,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
3.爱国信念
        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利用新兴技术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个体,虽然他们的思想形态会有所差别,但是作为中国人的一份子,每个人内心都是向往祖国繁荣昌盛的。对此种情绪进行合理的引导,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性,让人们的爱国情绪得到抒发。如正能量的电影、主旋律的歌曲、同仇敌忾的抵制外国产品,都是人们对爱国信念的有效增长。
        
        总结语:
        
        网络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获得极大的扩展空间,逐步形成新时代新风向下的新思维与新的发展目标。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网络时代要合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更新变革。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递渠道,对学生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新的交流方式,形成有别于传统教育的良性互动,让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其正面积极的作用,促进学校与学生更好地校园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婷.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析[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邱晓月.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析[J].大陆桥视野,2020(09):125-126+128.
        [3]王楠.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2020,35(08):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