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黄盛
[导读] 历史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黄盛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思陇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400
        摘 要:历史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同时,历史学习也是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应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为初中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要根据改革的战略意义和先进的教学理念,逐步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教育改革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它与时代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在先进的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提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展开教学设计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初中历史的功利性过分凸显,没有充分体现初中历史的人文性。因此,在核心素养观的指导下,教师需要重新认识历史,理解教学目的和学生的需要,在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帮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体验感受历史的魅力。具体来说,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和方法必然会发生变化。教师要结合教材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核心素养的理念,引导学生能力的形成;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并能将这种认知方式带入现实生活,客观地认识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创造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历史有更深的认识,找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学生探索历史、分析历史知识、认识历史知识创造机会。具体来说,就是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营造真实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历史的世界。由于历史事件发生在几百年或几千年前,许多内容在当今社会已不复存在,这就增加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但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还原历史的真实场景,通过文本、视频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事件发生的环境和过程,从而正确理解学习内容。同时,运用游戏教学法,熟练记忆历史知识。历史知识过于零碎,在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等信息时容易出错。大多数学生死记硬背,但他们只能记住很短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变得模糊,他们不能准确地记住知识。

通过组织一个小型的历史竞赛,将学生平时所学的零碎历史知识混淆,写成竞赛题目。无论答案是对是错,当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时,他们的知识记忆就会加深。而且,初中生竞争激烈,课后会积极复习知识,以赢得比赛。这些方法能迅速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三、联系时代发展趋势,形成学科思维
   历史学科的学习难点在于,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学习,而且通过对历史学习中的历史事件的分析,形成历史学科的思维。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立足实践,合理借鉴历史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现国家的发展。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不是偶然的,历史学科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让学生了解过去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趋势,也要让学生对时代发展规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历史思维能使学生更灵活地认识和理解事物,提高科学素养和学科素养。比如,在“土改”研究中,土改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土地改革仍在推进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结合当前的土地政策和发展形势,分析土地改革是否适用于今天,并进行具体的探讨。这类课题要求学生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这也是历史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认识初中历史的重要性
    学习历史的价值。要建设一个更有效的历史课堂,首先必须明确历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有人说,哲学让人们明白为什么生活得更好,历史告诉人们如何生活。虽然哲学对人类生活也有指导意义,但历史就是人们所做的。因此,与哲学相比,历史的现实指导意义更为强大。读史明志是我的观点。当我们读古今中外的书籍,读千千万万志士的书时,我们大多数人都想过一种生活。没有人愿意过平庸的生活。然而,没有历史的指引,我们必须坚强。因此,历史的历史价值在于帮助人们下定决心,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前提. 初中历史的主要内容。初中历史分为三个年级。中国古代史一年级专业,中国近代史二年级专业,世界古今史三年级专业。三年级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时代。只有了解过去,他们才能理解现在。初中历史涉及面很广,但我们也要明确,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是向更多的学生普及历史知识,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基础。因此,我们的新课改打破了以往严格按照朝代顺序和历史时间标准进行教学的方式,这对大部分教材极为高深,对专业知识做了合理的切分,使我们的学生更容易理解,能与自己建立一些联系现实生活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自觉更新教学理念,自觉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和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晶.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8(33):59-60.
[2]胡灯章.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速读(上旬),2019(1):188.
[3]陈妍.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4):110-111.
[4] 俸玉美.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4)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