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帅浩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帅浩
[导读] 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建筑工程数量明显变多,在房建施工中,有效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有助于确保房建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结构失稳的情况。
        身份证号码:32120219910615xxxx
        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建筑工程数量明显变多,在房建施工中,有效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有助于确保房建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结构失稳的情况。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应当充分结合工程结构特征,对后浇带进行合理设置,确保能提高房建施工质量,并能提高工程使用年限。本文主要是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后浇带施工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施工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主要是为了较好地解决建筑物沉降差异、温度应变、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等方面的矛盾所设置的临时施工缝,与永久性伸缩缝相比,后浇带施工的沉降缝具有立面完整、结构完整等诸多优点,有利于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良好发挥,有利于提升建筑物施工质量与运行质量。
        1 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概念及主要功能
        1.1 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概念
        目前后浇带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后浇带形成与具体适应环境的温度变化和结构不均匀沉降或者混凝土的收缩因素紧密相关,根据要求预留在建筑梁板和墙等结构间有一定的宽度,历经一段时间后形成的再浇筑的混凝土带。探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施工工艺有助于促进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提高,对现浇混凝土本身收缩不均匀沉降导致的有害性裂缝意义极大。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工艺应该作为工程中的核心环节,应重新审视后浇带施工工艺的创新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建筑工程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1.2.1 减少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一般会随着温度变化及其他外界的因素不断变化而改变,如热胀冷缩现象。后浇带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尽可能地降低由于温度收缩导致的危害。后浇带工程实际涉及环节复杂多变,施工工艺能够制约其工程结构,因此,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都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好相关施工预控工作,保证工程进度能够顺利展开。
        1.2.2 解决沉降差
        沉降差能够在不同的基础或是同一个点之间形成相对沉降量,沉降差是相邻的独立基础沉降量之间的差。建筑框架不够均匀,地基的分布也不均匀,基础结构存在相邻荷载影响的高耸情况,具体发生变形的情况由沉降量控制。建筑工程会出现沉降差的原因在于加压过后,地基会产生瞬间的沉降,这时地基土受外荷载作用的影响,体积未及时发生改变,此现象是由于地基土的畸形变得弯曲所致。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多数都是一个整体,在开展后浇带工作环节一般都会对工程进行整体性分割,最后一步浇筑的混凝土将建筑连成一个整体,可以降低沉降差。
        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2.1后浇带的设置与构造
        由于不同建筑工程外形、结构均不同,因此在施工建设中,应当按照工程施工情况,合理地设置后浇带,同时做好科学化分析,保证施工要求和位置符合后,进行施工建设与处理。在应用后浇带技术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实施,合理控制模板的侧向压力,避免影响后浇带施工质量和结构强度。在此期间,施工人员需要注意混凝土材料配比度,注重振捣和搅拌,加强浇筑施工质量。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在矩形建筑物后浇带中间设置高度为30 m~40 m。在设置宽度时,还应当分析建筑物结构与施工条件,确保宽度设置在800 mm~1000 mm。接缝的断面形式常见的类型有,阶梯型、凹凸形、平直形等,后浇带宜设置在结构受力最小处,一般为梁、板跨中1/3处,且上下对齐,后浇带内的钢筋贯通,并每30 m~40 m设置一道。在后浇带设置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直缝,以防出现变形而产生裂缝。在结构差异比较明显的区域,集中设置后浇带。例如主体与裙房位置,由于受到内外部温度差,混凝土结构极易出现裂缝。

建筑主体施工后,主体1/2 位置出现沉降量后,再浇筑裙房结构。后浇温度带可以提升混凝土伸缩自由度,防止产生混凝土裂缝。
        2.2钢筋连接施工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钢筋搭接绑扎法在钢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不仅加大了钢筋的密度,还增加了建筑本身的重量;传统的钢筋焊接法需要高强度的焊接工作,由于电流比较强,因此电流电压的波动极易影响焊接质量;传统的机械连接法很难控制焊接的接头面积,而以上问题可以通过新型的钢筋连接法进行有效解决,比如直螺纹接头连接技术,该技术使用符合标准的滚轧直螺纹、套筒和质量合格的钢筋进行连接,并严格按照了施工图纸将其加工成型,在具体的连接过程中,应通过套筒将两根钢筋连接在一起,以充分发挥钢筋的强度和力度。再比如加长丝头型接头,首先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将锁紧螺母和标准的套筒全部拧进加长丝头的钢筋上,直到接近钢筋的标准丝头;其次将套筒回位到标准丝头,并用扳手拧紧;最后拧紧标准套筒和锁定螺母,即完成连接工序。在连接完成后,质检人员应对连接质量进行分批检验,以便找出不当之处并进行及时返工。
        2.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技术应用
        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尤为重要,由于水泥经过水化反应而释放出的水化热,会改变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而且混凝土本身的收缩作用也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因此可以通过膨胀剂材料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连续浇筑。除此之外,根据混凝土结构的无缝设计要求,首先应将建筑物的底板划分成多个浇筑单元,并在墙板和底板等部位设置后浇带;其次在其边缘处安装钢丝网,并严格控制浇筑层的厚度;最后对浇筑完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并在其表面浇筑大约10mm 的混凝土附加层。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当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采用局部养护工作时,应当覆盖保养布,同时做好浇水养护处理。四周设置护栏,加大防护力度,以免人为踩踏,污染钢筋。如果要拆除护栏,则应当涂刷混凝土专业养护液,不能出现空白和死角。在封闭混凝土之前,为了维护结构安全性,严禁拆除模板支撑,同时维护后浇带两侧;在后浇带附近,严禁放置施工设备,也不能堆放材料。
        2.4建筑防水材料技术的应用
        防水是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防水材料和技术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各种新型的建筑防水材料越来越多,进一步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建筑防水材料主要有沥青基卷材,除此之外还有高分子防水卷材、弹性防水密封膏和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等。由于土建工程的施工部位和施工条件不同,在施工过程中所反应的性质也不同,因此,只有配备齐全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才能形成完善的施工系统,从而充分发挥出理想的防水效果。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房建工程建设期间,开始广泛地应用后浇带技术,不仅可以处理建筑物差异沉降问题,还可以防止在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裂缝变形问题,减少温度应力变形情况。施工企业必须高度关注后浇带施工养护与建设,提升监督与管理力度,以此维护工程建设质量,延长建筑工程施工周期,维护后浇带施工的顺利性。合理设置后浇带位置,按照实际工程情况,掌握工程施工难点与重点,及时分析和处理施工存在问题,控制好后浇带工程建设标准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正洪,周鹏,王雨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5):59-60.
        [2]李杰生.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06):4-5.
        [3]王滨华.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12):132.
        [4]郭亚弟,周松松,何宗祥.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3):90-91.
        [5]吴文煊.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9(06):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