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BIM技术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薛斌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薛斌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业正在大力发展BIM技术,在国家和各地政策的大力扶持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山东景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业正在大力发展BIM技术,在国家和各地政策的大力扶持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的研究和案例表明,BIM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和成本的三大目标管理中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与前景。这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实践
        1简析BIM技术
        1.1BIM技术的概念
        BIM 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式的英文缩写,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搭建中。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工程的施工具体地理位置以及用户对建筑的具体需求,技术人员应该全面收集所有的数据信息,从而建立更加可靠的数字化模型。传统的建筑信息模式都是靠图纸进行构建的,2D 图纸建立的模型缺少必要的直观性,数据分析不严谨。而采用 BIM 技术建立的模型能够直观地对其进行分析,实现了模型的三维建立。三维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收集全面的数据信息,并科学合理地将所有的数据信息应用其中,提高模型的真实性。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下,BIM 技术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模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找出施工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直接在模型中进行调整,不断提高施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降低对后续施工的影响。据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建筑行业 BIM 技术应用的水平还比较低,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技术人员应该加强对 BIM 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 BIM 技术的应用优势。技术人员必须积极主动的吸取发达国家该技术的应用经验,不断提高我国BIM 技术的应用水平。
        1.2BIM技术在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流程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BIM技术应用时最为关键的是要进行BIM模型的构建,模型构建需要集成各种数据,以保障BIM模型的有效性。实体模型构建的过程中,专业人员需将重点放在构件尺寸、钢筋位置与强度、混凝土等级等方面,在后续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需加强对实体模型内各个环节工艺技术、设备参数等基本要素的管理,通过对各种工程信息的管理与掌握,来保障各项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BIM技术下的专业协同流程“分包模型”建立的过程中,需有各个分包专业的协调与配合,只有多个专业同步参与到模型构建的工作中来,才能够使得最终所获得的实体模型能够与工程项目保持一致。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工程量统计分析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BIM模型在形成以后,有关工程人员可以直接从该模型中进行各个构件信息的提取、物料信息获取,这一功能下,能够直接在模型中生成完整的工程材料明细表。此外,BIM技术下能够生成可视化的三维钢筋结构模型,这一结构模型生成以后,可以指导现场的施工作业,不仅大大提升了整体的施工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质量问题出现。
        在正式的施工作业开始之前,由于BIM技术具有模拟特性,就可以对工程作业开展模拟与仿真,这一过程可以对后续现场施工作业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加以识别、预防和处理。
        2.2 设计前准备
        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设计人员需要综合分析施工设计图纸,并深入施工现场,综合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以及气候特点,并收集地质勘察报告等重要的信息,全面分析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为后期地基处理以及其他工序的施工提供参考。设计将收集到的图片信息以及数据信息等录入到 BIM 共享平台,然后对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为模型的建立提供数据基础,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创新,保证建筑工程的设计更加合理。


        2.3技术交底
        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交底大多以口头交底、书面交底等形式进行,常由于二维图纸表现不够直观、交底人表达能力有限、接底人理解不到位或交底人和接底人理解偏差等原因而造成施工工艺执行不到位,最终导致质量问题。而利用BIM技术结合动画、VR及AR等技术的新型交底技术,以可视化和交互式的形式开展技术交底工作,大大提高了技术交底工作的直观性和真实性,增强接底人对项目施工工艺的理解,保证技术交底的内容可以更加彻底与准确地执行,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2.4根据模拟施工开展安全管理
        采用 BIM 技术的使用,技术人员可以模拟建筑工程的施工,能够及预测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并及时对施工设计方案的调整提供方便。同时在进行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预测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对事故进行分析与评判。例如,通过建筑工程的模型的建立,技术人员可以对高空坠落以及塔吊事故进行模拟,可以做好事故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同时,结合建筑工程的模型,可以对安全事故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分析。技术人员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高频发生的事故,从而警示施工人员提高安全施工的意识。根据施工现场具体的情况以及施工人员的综合情况,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2.5碰撞检测
        传统的二维CAD图纸碰撞检测存在着检测效率低、人力耗费大、不能直观立体展示及过于抽象等导致常常出现错漏。而通过三维可视化BIM技术,可高效、直观地对各个专业模型和全专业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并快速准确地输出碰撞检测结果。BIM技术的碰撞检测很好地解决了上述所提到的传统二维CAD碰撞检测的诸多问题,可高效、直观、全面的提前发现各专业和全专业设计中存在的错误、不合理及冲突之处,并在项目开工前就实现解决。这大大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返工和浪费等问题的可能性,也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2.6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对任何的建筑工程项目而言,质量管理都是核心内容,传统的质量管理下,主要是通过人工对现场各个要素、环节的质量管理来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的,人工管理的漏洞可能会诱发质量问题。而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全覆盖的质量管理,不论是对各个工程要素,还是对各个施工环节,都能够达到良好的质量管理目标,使得各个施工要素、环节都可以符合质量标准,避免现场的各种质量问题。
        2.7工程进度的管理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从实施控制和动态控制两个不同的方面入手。第一,实时控制。该控制手段主要是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施工情况,做好实时监督与管理工作,保证实际工作情况与施工设计方案中的预测内容一致,提高施工进度管理目标的可靠性。如果实际施工与施工目标的偏差比较大,施工人员应该及时进行调整。第二,动态控制。采用 BIM 技术提高对施工现场动态化管理的力度,科学合理地开展施工内容,并加强对施工进度的控制,保证施工能够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确保施工能够在预计的工期内完成。综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依照建筑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的要求,利用 BIM 技术构建三维信息模型,通过动态演示,为现场人员的对各个环节工序的管理提供对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的逐步增多,BIM技术已然成为了带动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在工程施工管理中,BIM的技术优势非常突出,能够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完成各个方面的管理目标,因此,BIM技术在未来必将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潜力。
        参考文献:
        [1]高翔.BIM技术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59-60.
        [2]徐宁霞.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场地布置[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1):92-93.
        [3]李鹏.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R].威海: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159.
        [4]马建平.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R].南通:南通开发大学,2017: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