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许安学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许安学
[导读]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主要结构,发挥着基础支撑的作用,其施工质量会对建筑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湖北交投宜昌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主要结构,发挥着基础支撑的作用,其施工质量会对建筑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以混凝土构件技术标准指导和规范进行施工,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严格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注意原料配比,加强后期养护,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数。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引言
        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合理应用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工程建设的效果,还能保证效益,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作用。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复合材料,其优势在于经济性强、效果良好,现已在各种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积极应用。因此在相关的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应重点采用先进的混凝土结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搅拌技术、制备技术、浇筑技术、质量检测技术等等,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维护结构的稳定性,满足当前的结构建设和施工要求。
        1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优势
        1.1耐久性
        通常情况下,质量符合标准的混凝土结构,应用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寿命很长,只要不出现裂缝问题、其他的质量问题,就能够确保耐久性,与传统的土木工程结构相比,应用的时间很长,寿命也很高,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预防出现寿命不足的现象。
        1.2可模性
        对于相关结构来讲,在搅拌完成以后,能够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塑形处理,设置在模具中制作成为设计图纸规格的结构,能够加快结构的成型速度,规格符合设计标准、制造要求,通过系统化、有效性的方式来进行结构的塑形处理,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达到良好的工程建设目的。
        1.3高效性
        和传统的钢结构相比之下,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讲,实际应用和建设的成本很低,将其运用在土木工程建筑中能够更好的节约成本、降低成本的支出量,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土木工程建筑项目,合理使用混凝土结构,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成本,确保整体工程的效益。
        2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配比控制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质量会对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在混凝土结构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必须严格配比混凝土。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灰浆、砂石、水、辅助材料制成,材料需要由搅拌机完全搅拌,配置施工所用的混凝土。施工人员需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检测混凝土配合比,了解和掌握水泥、砂石等指标。为了能够根据不同组成材料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配比混凝土,应注意加入材料的次序和控制拌制时间,从而提高混凝土质量。
        2.2混凝土浇筑技术
        浇筑一直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核心,施工人员做好浇筑准备工作。具体的浇筑环节中应该积极应用先进的技术措施,严格进行浇筑厚度的管理、坍落度的有效控制。首先,在设置厚度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结构类型、参数信息等进行处理,如果是进行大体积结构的浇筑,可以利用跳仓的方式进行处理,先将大结构划分成为很多小的部分,利用间隔浇筑的方法,开展分层性的浇筑工作,每个小部分完成浇筑之后,将其组合成为一个大部分,这样除了能够预防出现后浇带的质量问题,还可以确保结构的质量符合标准。其次,在剪力墙结构的浇筑过程中,应该将初期阶段的厚度控制在50毫米,之后结合60厘米的这个标准深入性的进行分层处理。
        2.3混凝土振捣技术
        混凝土工程振捣技术需要在浇筑之前进行,还要做好振捣和浇筑之间的衔接,才能使原材料分布均匀,并促使多余空气从混合料中及时排除,这样既能保障混凝土工程达到更高的密实度,又能保障振捣技术的有效性和妥善性。根据混凝土振捣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两种形式,且都要做好振捣插入点的设置,才能更好地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在完成充分的振捣施工后,需要在模板中填充混凝土,以防止混凝土工程中局部缺少的问题产生。如果混凝土工程受到过度振捣的影响,会导致浆液流失等问题。
        2.4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工程中最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就是裂缝,主要是混凝土易受强度和抗拉力的影响,当混凝土裂缝数量过多或宽度过大时,将会增加混凝土工程的断裂或坍塌的风险,对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固性威胁极大。导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不规范、现场管理不严格、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等。因此要对产生的原因制订防范对策,通过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验、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制定现场监督管理机制、组织施工人员技术培训等方式,并对实际的施工质量和落实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以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概率,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2.5搅拌及运输
        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注意影响因素,同样在运输过程中也应有专业的运输技术,以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在混凝土搅拌时,各种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要注意材料的加入顺序和搅拌时间,以便获得适当的混凝土强度。此外,还要注意搅拌过程的外部环境,温度高会使搅拌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以避免混凝土过于干燥;但当天气湿度较大时,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含水量,甚至会稀释混凝土,无法达到质量标准。混凝土搅拌后,需要及时地运到施工现场,所以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施工现场都配有专门运送混凝土的搅拌车,可将混凝土直接运到施工现场并进行浇筑作业,减少了装卸工序,也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突发因素,避免影响混凝土质量,如降雨或交通拥堵,使到达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无法使用,这将增加施工成本和工期。
        2.6混凝土养护技术。
        养护技术是土木工程中减少混凝土裂缝最有效的措施,是为了减小混凝土构件的内外温差,降低砌块的冷却速度,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能力,也是混凝土浇筑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完成混凝土工程施工后,必须进行相应的养护施工,才能确保混凝土工程达到足够的强度和稳定度。但混凝土工程的养护技术受环境影响较大,需要根据实际的温度和湿度等情况制定有效的养护方案。比如对混凝土结构的洒水覆盖,根据混凝土工程的干燥情况对洒水量进行控制,以达到降低混凝土内外部温差的作用。而在冬季或气温较低的环境下,要采用保温材料降低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差。另外,还要根据实际的养护效果对养护时间进行调整,以避免养护时间不足导致质量出现问题。
        3 型钢混凝土的发展分析
        随着现代建设的日益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物正向体型复杂、功能多样、造型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同一座建筑中因使用功能的多样化要求,房屋开间、进深的不统一这样就要求柱网尺寸及墙体数量有所不同。为了适应建筑功能的变化,使结构的受力体系更为科学合理,就必须设置结构转换层。由于建筑朝着高层和超高层形式发展,相应转换层结构中转换构件承托的层数也增多,同时,又由于建筑上对层高及空间的种种要求和限制,这使得工程应用中对型钢混凝土材料的引入势在必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面推进,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大力推广和积极应用,它既有助于改善工程质量,也能够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混凝土和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混凝土和钢结构工程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混凝土和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建立提高混凝土和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机制,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9):276.
        [2]梁尚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5):381.
        [3]曾鹏飞.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6).
        [4]董威,连波.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5):548.
        [5]王子颖.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分析[J].砖瓦,2020(07):183-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