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工作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白伟刚
[导读]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是一个重要且完整的任务,对效率和管理质量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是一个重要且完整的任务,对效率和管理质量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必须不断优化现场管理,从而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不断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确保各个项目的有序开展和施工顺利完成。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开展分析,并阐述了施工现场管理措施优化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及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复杂,涉及到的人员、设备、材料、气候等多个因素,施工人员多,施工环节多,施工面宽,有高空作业,又有特种设备操作以及电气等特种作业,交叉施工频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复杂性,所以必须要强化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及时发现违规作业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制止和消除,从而避免发生质量和安全问题,确保施工建设顺利进行。在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着众多的安全因素、环境因素,尤其是在一些人员密集、工序繁杂、环境恶劣、高空环境下,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几率更大,所以必须要做好现场安全风险因素的分析,提前做好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现场存在的隐患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重大事故而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情况。除此之外,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和施工进度管理,做好调度指挥和现场监督,减少资源浪费,进一步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更有利于控制施工成本,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企业的健康发展。
        2  房屋现场施工管理因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经济可行性
        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首先需要对施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管理中,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和计划要求进行规划,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既保证项目经济的效益最大化,又不影响工程质量。如若脱离了施工成本而不断提高施工质量与进度这与建筑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相背离。所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在确保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应当坚持经济性原则,尽可能做少少投入,多产出。
        2.2管理科学化
        项目施工建设的管理科学化,决定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即,通过遵循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制定全面的科学管理计划,优化施工环境,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的安全性,保证施工材料的合理利用,从而确保项目在有效的资源配置下,确保项目有序进行。
        2.3管理的标准规范性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管理的标准规范性是施工项目保证项目有条不紊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的重要条件。精细化的管理制度的确定,能够规范现场施工的操作,包括材料和机械的管理,人员的管理,等等,从而达到监督的目的。施工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和工作内容,有序开展,确保规范化操作,提高标准,保证质量,保证效率。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措施
        3.1 转变管理者的思想观念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促使施工管理技术得到创新应用,首要前提就是更新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之能够摒弃经验主义,主动学习国家和地方发布的新政策,引进并创新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对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管理者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员工进行新技术的学习,以实现新型施工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3.2 现场管理制度的完善
        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自身的责任,并合理的将现代管理技术融入到各个环节,同时需要完善传统现场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确保能够制定相对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的帮助,而且施工单位还需要建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详细施工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提高组织的科学性。除此之外,建筑施工单位还应该将现场管理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这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激励机制,根据各环节考核结果对管理人员及所涉及到的施工人员进行奖励,这样能够使得各个施工人员注重自身的责任,并全面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保证现场施工质量,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率。
        3.3 强化对施工材料质量管理的重视
        现代建筑功能性越来越强,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涉及到的施工材料种类较为多样化,为了能够全面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性能,满足整体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材料采购环节的重视,确保能够事先掌握供应商的发展情况,从而选择性购买施工材料,并根据各个型号及出厂证明签订相关质量保证协议,必须要对材料进行全面的复核检验,检验合格才能允许其进入到施工现场,避免受材料的影响而导致施工质量受到限制。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该加强对材料储存及保管工作的重视,严格按照其种类及型号以及规格进行保管,这样能够保证材料在运用的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并做好相对较为全面的防尘防火措施,保证材料的整体质量性能。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在实际运用材料的过程中还应该记录各个部门材料的领取情况,并通过随机抽查方式来对材料进行复核检查,保证材料的质量,为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4 加强管理监督管理和监督
        应当渗透于整个工程的全部细节,要杜绝无资质企业依附于有资质企业的挂靠行为。禁止施工水平较低的企业承包工程项目的行为。其次,要加强有关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完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长效的施工法规机制,加强对综合性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对专业技术和法律知识的认识,避免出现现场问题无法解决的尴尬局面,还有造成了经济损失,使施工拖延的问题。要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和对管理人员的调配工作,实现施工现场全方位的监控。做到全面化监督管理。
        3.5 实现自我约束并强化质量管理
        实现自我约束实际上就是严以律己,一盘散沙的队伍是不能完全靠管理来解决问题的,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员工的责任心和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员工对工作的负责态度是可以减少工程质量隐患的。再者,对于员工的工作把控也是可以通过考核来了解他们的工作能力的。必要时要建立考察小组,指定工作考核计划,通过警告、处罚、奖励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员工工作并且学习进步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整体把握工程质量,确保顺利推进。
        4  结语
        总之,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而言,做好施工现场管理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资金占用大、资源消耗大、施工人员多、施工环境复杂等多种特征,在整个施工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哪一个因素、哪一个环节、哪个人出现问题,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建筑施工现场,是动态的,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和不确定因素,时常会发生一些计划之外的事情和潜在的安全、质量风险存在,如果不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就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或者是灾难。做好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就必须要努力学习并掌握现代管理技术,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完善与创新现场管理制度。通过现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优化措施,及时解决问题,让施工质量和安全有更大的保障。现场管理的有效性,也是施工动态成本控制的关键,是保障企业利益的重要手段,必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耿磊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1):192-193.
        [2]张珩.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原则与管理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207-208.
        [3]周建兵.探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价值工程.2020(03).
        [4]周永程.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