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琛杰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体育军训部 浙江绍兴 312030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良的生活方式、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都将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大学是校园教育的最后一环,也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关键阶段,如何增强大学生体质,成为教育领域亟待思考的问题。体育课程作为提升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方式,深入了解体育课程改革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联性,是保证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体育课程改革;关联性
随着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日益减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深入改革体育教育,才能培养高校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借此,本文简述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体育课程改革与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关联,旨在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全面增强高校学生身体素质。
一、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不容乐观,诸多大学生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受其自身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差、抵抗力低,严重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日后的发展。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主要受三方面影响。
(一)行为习惯
高校课程学习相对简单,学习过程较为轻松,很多大学生不按时吃早饭,少数学生虽吃早餐,但所食物品营养较低。午饭期间暴饮暴食,未考虑餐饭荤素及营养搭配。很多大学生喜欢在晚饭期间聚餐,导致晚饭时间无法定时定量。部分高校学生有吃宵夜和酗酒、吸烟的不良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极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二)生活方式
随着网络的持续发展,高校学生睡眠状况堪忧,大学生普遍人手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相对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晚饭过后,经过一整天的学习生活,学生们喜欢浏览网页、观看视频来缓解大脑的疲劳,部分学生喜欢在学习之余到网吧包宿,诸如此类的网络鸦片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侵蚀着人们的灵魂。在网络的吸引下,学生熬夜已为常态。
(三)缺乏锻炼
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有着十分严重的问题,他们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即便运动环境愈加良好,他们也很少选择主动运动。据资料显示,很多大学生连最基本的体能训练都无法达标,一方面由于高校学生没有体育运动意识,另一方面原因是高校学会并未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缺乏锻炼易发生一系列健康问题。
二、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体育课程改革关联性分析
体育课程改革对提升学生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课程改革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使高校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一方面可让高校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强健大学生体魄。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体育课程改革水平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有效的体育课程改革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还可加大体育课程身体素质和机能锻炼比例。
(一)践行终身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课程改革可培养大嘘声终身教育的意识,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高校是学生受教育生涯的最后一环,对学生的日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教育中,应注重终身教育,使大学生初入社会便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终身体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培养高校学生运动兴趣,可让学生从心底上接受体育运动,只有击破学生抵触心理的防线,才可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体育态度。
体育锻炼应从小培养,中小学素质教育需把体育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强健体魄、增强体质是发展的前提,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理念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由此可见,有效的体育课程改革可强化大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大学生身体健康。
(二)体育课程改革可使训练更加全面,有助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课程改革应结合高校学生特点,依照学生兴趣爱好,增设学生喜爱和乐于参与的体育项目,通过增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体育课程改革可通过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身体状况。
例如,球类运动等对抗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广受大学生喜爱,体育课程借助球类运动可充分提升学生的耐力和爆发力。球类运动可提高学生参与度,可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课程改革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球类比赛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
体育课程改革可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全面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南方院校可开设游泳类项目,通过游泳课程提升学生的心肺功能,加强学生心脑供血量,促进血液循环。游泳过程中需要换气,呼吸肌需要持续克服压力,从而提升学生呼吸系统的功能,加大肺活量。北方院校可开设冬季滑冰课,在滑冰课中加入比赛元素,让学生强化体质之余还可以培养学生耐寒的能力。大学生自主意识较强,单纯的课程教育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需借助竞技的魅力调动学生运动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运动是课程改革的第一要点,只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提升大学生体质的目的。
传统体育教育通常采用调高和跑步的运动方式,这些运动方式虽然可强化学生体魄,但项目过于单一,运动过程过于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体育课程改革可通过增设健美操、艺术体操的方式,促进学生形体均匀及身体机能发展。健美操可塑造完美的线条,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可提升学生气质,强健学生体魄。体育课程改革与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关系密切,有效的体育课程改革可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对学生日后发展意义深远。
结束语:
如上可知,从目前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看,体育课程改革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将体育理论和实践有效整合,既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又可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改革的作用,使体育课程改革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相互影响,形成良性循环,以此扭转高校学生体质差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熊俊.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科教文汇,2020(7):104-105.
[2]郑佳薇,崔明月.融入体适能训练公共体育课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9,v.40;No.311(11):100-102+105.
[3]陈连珍.健康中国视野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促进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009(03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