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吴彦衡
[导读] 互联网+教育模式形成,为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改革提供契机。

        吴彦衡
        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浙江省丽水市,323000
        摘要:互联网+教育模式形成,为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改革提供契机。这门课程项目教学要融入互联网+教育意识和观念,寻求项目教学与互联网创新技术有效融合模式,并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最终促进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本文针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展开讨论,站在互联网+时代视角上,分析这门课程项目教学模式建构的重要性,并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仅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模式
引言: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极为重要,对机械类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发展有很大影响,所以必须要强化这门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奠定基础。过去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应用通常是先让学生掌握理论,然后就是布置项目任务,让其分组完成,最后则是汇报成果。这种项目教学模式在以前对于课程教学质量提高有促进性,但是互联网+时代存在明显滞后性,已经不能满足高效教学,以及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基于此,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要进行调整,分析和研究互联网+教育模式,寻求其与这门课程项目教学融合点,探索出新项目教学模式,以促进课程教学提质增效。
        一、课程项目教学模式构建重要性
        (一)传统教学存在问题
        中职类院校专业多,机械专业是主要专业,基本上都会开设机械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教学尤为关键,因为学生能不能学好这门课,对其专业能力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个,中职院校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要强化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不过从这门课程教学实际成效看,低效问题极为严重和突出,这是当前课程教学面临最大的困境。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低效有两个原因,一个主要是因为学生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缺乏积极性,抱着混日子拿文凭心态,根本没有用心学,课程学习结果就比较差;另外一个是采取教学方法有问题,或者是不合适[1]。这门课程在过去教学中,方式固化且落后,以教师灌输机械基础理论,以及分析和讲解为主要模式。课堂重点在教,学被长期忽视。教学无法激起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热情,其兴趣不高,参与教学意识低,在课堂中缺少思考。这种情况下,思维没有得到发展,机械基础知识学习浮于表面,影响实践运用能力发展。师生在课程教学中未能展开积极交流与合作,也会影响教学质量。
        (二)项目教学模式建构重要性
        传统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为应试服务问题,忽视能力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使在学校中取得较好成绩,也难以满足企业对这类人才的要求。相关调查显示,现在中职院校机械人才培养和企业招人存在较大矛盾。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多,但是就业却存在难题,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所掌握机械技能和素养,无法达到用人单位招人标准。学生就业情况不好,企业面对用工荒,岗前培养投资大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促进中职教育与用人单位双赢,就要加快教学改革。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很重要,互联网+时代要做好模式创新,将这种模式融入到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以互联网为手段,组织和规划好教与学。项目教学法有效实施,有助于学生机械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提升。教师向项目交给学生,由其自己去完成,过程中教师只进行指导。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主体,需要独立完成设计、搜集信息、实施、评价等,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课程学习中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会全方位发展[2]。过去这门课程运用项目教学法,主要采取的是先理论,然后布置项目,学生分组完成,最终总结项目成果。互联网+时代下,这种项目教学模式不能帮助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所以必须重新建构模式。


        二、课程项目教学模式建构
        (一)课前微课教学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差异,如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等方面不同,教学中尊重这些差异,做好分层教学,以确保全体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得到进步。微课在课程项目教学中运用,可促进分层教学目标达成。微课短小精悍,中职学生坐不住,注意力难以集中且易于分散,微课在课程项目教学中应用,能够解决这个方面困扰。一方面可使枯燥机械基础理论生动化,激发学习兴趣,另外还能增强课程教学吸引力,使学生自觉去学,确保能在其精力集中时间内完成教学。另外,项目教学设计环节中,结合微课特点,把项目教学目标进行分化,这个时候就形成众多目标,然后围绕其制定视频。学生依据自身能力和基础,选择视频自学。容易理解内容快速完成学习,困难则可反复回放,增强学习自由性和灵活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要求[3]。
        以棘轮机构这部分内容为例,将教学目标拆分开来,形成一个个知识点。围绕着工作原理、装拆、结构组成等,制作多个微课,将项目教学内容包含其中。教师将所有视频传到课程学习平台上,也可借助于微信群开展课前教学。学生在课前任意时间段下载和观看视频学习,并针对教学内容展开探讨,交流互动中提高课前学习成果,课堂学习也会变得更有目标性。
        (二)课中采用互联网+模式
        课中教学要加强与互联网+模式融合,以探讨课前学习中没有解决问题,以及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分析和处理其中问题为主。课前观看视频自学以后,课堂中要利用项目任务,促使学生实践,巩固课前自学成果,同时培养实践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学生分组完成项目,过程中要积极展开探讨。有些学生可能能力跟不上,有些内容学生也可能无法很好解决,这个时候就要利用移动客户端。学生借助于收集,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课程,比如微课、慕课等,在自主学习中攻克项目中遇到难题[4]。如果依然未能解决,教师就要进行指导,与学生合作与共同分析,最终协助其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障碍。课堂中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相互补充,达到优势互补效果,学生就能更好完成项目,过程中相互帮助与合作,既能培养职业素养,又能使其熟悉和将来实际工作所要完成内容,确保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职业技能素养共同提升。
        (三)课后慕课教学
        互联网+时代下课程项目教学,必须将课外时间利用起来,向外进一步拓展。课外拓展不能局限在教材上,而是要在引导学生复习以外,运用网络中优质资源,促使学生更好巩固项目教学成果。网络中慕课比较多,教师指导学生,使其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在网络中选择适合的慕课,自主学习。以棘轮机构为例,课外巩固中,除了要让学生完成教材和练习册中相关题目和任务外,还引入大量的实例。学生课后学习兴趣高涨,围绕着怎样设计?选用什么软件操作?如何选择材料?针对这些在互联网中选择慕课学习,在自主探究中加深认知和理解,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巩固项目教学成果。这里应注意,课后慕课教学要进行监督,对于学习习惯好,具有自觉性学生没有问题,而对于学习过于被动的学生,则要检查慕课学习情况,以促使其自觉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极为重要,互联网+时代要转变教学模式,形成互联网+思维,将项目教学与微课、慕课、互联网+实践等结合起来,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素养提高,使其在将来能够适应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帅. "互联网+"时代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模式探析[J]. 天工, 2019(08):93-93.
[2]栾尚清, 李源. 互联网时代中职院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 v.28;No.712(14):160-160.
[3]张婷.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模式[J].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20(1).
[4]刘冬霞, 张国艳, 钟凤芝,等.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 赤子(下旬), 2016.
【作者简介】吴彦衡, 1987年1月,男,汉族,浙江省丽水市 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从事中职机械教学相关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