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辛晓龙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辛晓龙
[导读] 摘要:随着工程施工规模的逐渐扩大其施工技术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对于相关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伊犁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835300
        摘要:随着工程施工规模的逐渐扩大其施工技术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对于相关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施工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结构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该结构工程需要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对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出现了相关的质量缺陷,要按照严格的规范进行处理,从而才能保证工程整体施工效率。作为施工企业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掌握,针对相关的影响因素实施全面研究。结合具体的情况采取对应的解决方法以及施工工艺,保证工程整体施工满足设计以及标准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导言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就是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所以,混凝土企业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要提高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要对混凝土施工整个过程实施动态化的监督和管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水平,进而为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与效益提供保障,同时促进混凝土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材料的混合拌制
        众所周知,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制成的建筑材料,并常常在施工现场进行制作,因此,原材料的质量、搅拌与混合等工序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混合比例发生问题使其变得不符合工程具体的要求,就会导致混凝土与工程质量需求产生严重的不相符,进而影响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并极有可能产生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要使混凝土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并与工程实际要求相符,必须严抓原材料质量,并可以在大量制作混凝土之前,开展一些小批量的试配工作,这不仅能够有效的验证混凝土的配比比例是否科学合理,还能够为后期开展的大量混凝土拌和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信息,进而保障后续工作开展的效率及质量。
        2.2混凝土的浇筑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施工人员实际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工程中所搭建的模板及钢筋位置等进行反复检查,确定其中模板安装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建筑对模板的要求,以及钢筋安置的位置是否均匀,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浇筑过后,钢筋不会因为安装位置出现偏差,裸露在混凝土的外侧。与此同时,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将混凝土的具体浇筑方法、浇筑的高度、高低标号混凝土隔挡方案确定好。只有施工人员在对工程混凝土浇筑之前,就将所有工序确定之后,再选择相应的振捣工具。因为对工程浇筑混凝土一定要连贯,不可出现间断浇筑的情况,尽可能地将具体浇筑的时间缩短,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在此期间,施工人员需要实时关注模板以及钢筋,确保对工程浇筑混凝土期间不出现模板或钢筋出现错位的情况,一旦模板或钢筋出现错位,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2.3振捣作业关键技术
        振捣施工作业是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后开展的,这种施工流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混凝土材料出现分布不均匀密实的问题。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时不采用这种施工流程,非常容易发生混凝土无法有效的填充模板缝隙或出现混凝土填充缺陷,进而使得整个施工结构体系的质量难以保障,并极易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从当前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开展振捣作业时,应该严格的根据实际的工作量和施工强度来执行更为科学合理的振捣技术,并且这类工作多是采用人工作业或是单纯地依靠一些相关设备完成的,但是,为了使工程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依靠一些大型机器开展相关工作之后,部分细节的地方还需要人工作业来进行完善,在开展振捣作业时,利用这种人工与机器设备协同合作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振捣作业的施工质量。其次,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明确振捣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要保障振捣施工具有均匀性和稳定性,并且要保证在开展振捣施工时,振捣棒要插入到混凝土中并保证合理的间距,只有保障了这一点才能够保障振捣施工发挥自身的实际作用。最后,在开展具体施工时,相关人员还应该把握施工时间与次数,在适当的时候结束振捣作业。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3.1 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施工企业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每个施工环节的施工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查表格,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在此期间,施工企业需要在质量管理制度中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制度中的奖惩制度,规范员工的操作。对工程施工期间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一些违规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以此来警示员工按照规定操作施工,不可单单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这样是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的。在质量管理制度中,设立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工程施工期间的每一个环节,施工人员的操作都符合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3.2 严格控制温度条件
        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必须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以及温度的变化对其质量上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及时调整施工方式,进而保障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质量。一般来说,在夏季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该将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严格控制在 25℃以内;当处于冬季时,混凝土在入模使得温度也不能低于 10℃,以免出现因温差问题导致混凝土浇筑面出现严重的裂缝。其次,除了上述条件外,在具体施工时还可以利用降低混凝土出料口温度如在相关设备前搭设凉棚、采用地下水资源进行混凝土搅拌等以及使用冷却水管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措施来有效控制混凝土自身的温度,进而达到降低温差的最终目的。
        3.3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养护工作。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当地的天气情况、湿度温度变化等,选择最适合的养护方案,进行不同构件形式的具体养护工作,以此来降低外界因素对于混凝土所带来的影响。工程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工作完成之后,这时的混凝土所处的阶段为初次凝结的阶段,混凝土在水化热的作用之下,混凝土的强度会随之上升,而且还会将混凝土中所含有的水分消耗掉。如若混凝土在初次凝结时期,其中的水分蒸发掉,而施工人员未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混凝土碳化系数增加,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到时刻关注混凝土的变化情况,以及针对混凝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以此来保证混凝土凝结是否顺利,进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3.4严格控制裂缝问题的发生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在浇筑的过程中就要保证原材料的收缩、膨胀以及浇筑工艺的控制。混凝土出现裂缝会造成整个建筑工程的外观遭到破坏,同时也会给其整体结构带来安全的威胁。为了确保居民的居住安全就需要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控制裂缝问题的发生,加强对裂缝问题的研究,通过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有效地避免裂缝危害。另外,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要结合相应的养护措施,降低混凝土内部以及外部之间的温差。通过相应的维护措施,防止出现裂缝,避免安全事故。
        结束语
        总之,对于建筑工程质量而言,施工企业对混凝土浇筑工作需要重点关注,因为其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管理,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技术与设备,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孟德丽,张亚楠.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浅析[J].居业,2020(07):133+135.
        [2]杨正杰.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0):24-25.
        [3]姚诗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浅谈[J].四川水泥,2020(06):24.
        [4]田润.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J].地产,2019(24):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