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婧
山东省成武县实验中学 山东菏泽 274200
摘要: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唤起学生的生活联想,启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但是,在实际美术欣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想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美术教师必须突破旧的教学方式,为初中生营造开放、轻松的欣赏环境,提供多元化的欣赏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鉴赏美术作品,将美术欣赏教学与校外美术活动相衔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人们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相较于以往有了明显的上升,美术作为艺术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审美能力、艺术修养提升的关键时期,审美意识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欣赏课的开展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必须创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激发初中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打造高效的美术欣赏课堂。
一、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美术欣赏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很多初中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除了中考科目,其他科目都不受重视(比如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有些学校甚至占用艺术类课堂开展其他学科的教学,这使得初中阶段的美术课程形同虚设,也与素质教育理念相悖。
(二)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在本就不被重视的美术欣赏课中,教师的教学模式也过于单一。美术欣赏课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但现在大多数教师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还保留传统的美术知识讲解教学模式,再根据书本内容教会学生对色彩的认知等,没有以学生的角度对美术欣赏课教学进行完善,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没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因此,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不能达到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标准,枯燥单一的课堂教学更会使得学生厌烦美术欣赏课,最终不能达到美术欣赏课的设置初衷。
二、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艺术鉴赏中要慢慢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义。由于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包含的要义。因而,这是非常缓慢的接受过程。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待事情往往缺乏耐心。教师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作品进行赏析,只会让学生丧失欣赏艺术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化的作用。比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园林时,教师可以寻找合适的视频素材进行播放,用不同形式进行赏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美术鉴赏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思想和“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思维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艺术赏析能让学生的思维开阔。在艺术作品中,无论是人物神态还是周围环境都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联想,让学生通过联想来构建属于自己的独特知识网,从而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因此,美术鉴赏课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能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三、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一)科学设计美术欣赏课
与一般的美术课不同,美术欣赏课对教师的课程组织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智慧教学法,灵活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情况以及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还要求教师根据这些情况调整课堂节奏。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本展开教学。因此,教师要综合审视班级学生的真实情况,选择最佳的美术欣赏教学手段和方式开展教学。
比如,教师可以考虑是否能够带领学生到真实的生活当中,或生活情境中进行欣赏,可以组织学生对教学场所进行布置,人为构造出美术长廊的情境。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设计,无论是通过肢体语言,还是口头表达,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欣赏的行为之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作品的特
征组织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展开探讨,促使学生持续保持注意力,保证对美术作品的欣赏热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二)用新鲜时尚的方法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通过教学大纲的对比可以发现,美术课程标准对于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表述,并且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还有人文特征。相对于其他的领域,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更注重于对材料的观察、分析以及总结,从而获得一系列的感受。结合如今时代状况可以发现,初中生正是追星欲望比较强烈的时刻,而从一定角度来说,几乎每一个著名画家在自己所处的时代都是画坛上的巨星,我们要像追星一样去追寻画家的足迹,穿越时空去了解不一样的他们。对于培养初中生来说,可以引导他们用追星的眼光去欣赏画家的作品,用新鲜时尚的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去贴近当代学生的潮流,以促进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三)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都是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但是,教师的个体差异也很大,教学能力和水平也不尽相同。在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自己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新课改的标准进行教学,为学生做出榜样。教师可以在课前找到鉴赏作品的视频素材。例如,在讲授中国五大名窑时,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前找到关于五大名窑的历史资料、地址及风土人情。这样既使学生了解到作品背后的历史和大环境,又能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找准欣赏角度
初中时期的美术学习离不开美术教材的支撑,教材可以说是学生获取美术知识最为有效的途径,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必须足够地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内容。在开展美术欣赏教学之初,美术教师需要进行教学环节的设定,丰富课堂欣赏的内容,做好备课工作,选择的美术作品要题材明确、内容丰富。每一个美术作品的内涵都是不同的,它们所具有的美点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找好侧重点。有一些美术作品的美体现在所处的历史背景之下,有的则是体现在作家独特的艺术构想上,还有的则是在造型、材质方面,有些作品的寓意深刻,有些作品的组合独特,正是这些构成了艺术作品独有的美感,教师必须选好分析角度,还需要注重美术欣赏的趣味性原则。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美术教师需要认识到开展欣赏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选择内涵深刻、便于理解、重点突出的美术作品开展欣赏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文,汪延飞.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的措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3):124-125.
[2]马文娟.构建初中美术欣赏课有效课堂的措施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06):132.
[3]翟莹.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下),2019(04):55.
[4]邓艳红.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实践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5]金兰.探究构建初中美术欣赏课有效课堂的措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8(0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