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 陕西汉中 724400
摘要:随着我国总体经济、科技和各类行业的不断发展,所需人才的综合能力终于也被放在了社会的重点关注中,在素质教育被逐渐推广和重视的教育背景之下,高中教学中也加大了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探析,本文着重探讨这一能力在数学教学方面的培养方式,在对这一能力的简要概述后,深入分析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中的问题,对其在高中数学中的培养策略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知识层次来适应更高阶段的工作需求,而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具体实践者,与学生未来发展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教师要意识到教育责任是需要根据国家发展逐渐改变的,教师要让教学方法适应时代发展。高中数学教师也应该顺应教育改革趋势,让教学实际符合社会未来发展规律,认识到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渐成为学生未来一定要具备的能力,要在高中数学的课程中加大对学生这一能力培育的关注,数学教师可以从日常教学实践入手,在深入探讨这一能力在现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后,对其实际培养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1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创造性思维是指通过开放性、扩散性的思维路线进行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创造出新成果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思维活动。这一思维活动以发散性思维方式为基础,具有新颖性、灵活性、艺术性和非拟化的特点。高中数学中所学习的函数、几何、导数等多种问题都具有这些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这一思维的第一点重要性,是能够通过这一思维与数学学习特点的相符性,让同学们更加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方式,跳出以往学习过程中解题模式的桎梏。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则是指利用这一思维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育过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练习。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这一思维能力的第二点重要性,是能够对课堂及课后所做的练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让学生既能够通过习题练习巩固自身的基础知识和定义定理,又能够通过习题练习锻炼和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利用这一思维方式解决抽象性较强的数学问题的习惯。
2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问题
由于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和当代教育环境的限制,当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一新型思维被融入到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时,仍有许多无法适应的地方,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是这一能力培育与教师教育模式的冲突,高中学习过后学生们就面临着被称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的“高考”,由于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高中教学开展的教育环境无法避免的走上了应试教育的潮流,大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没有真正遵循数学学科特有的教学特点。导致虽然数学学习过程,尤其是几何、函数等抽象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过程,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逻辑魅力,但是在这种高中教育的背景之下,数学学科也被逐渐同化。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将计算模板和解题技巧的比重逐渐加大,而对创造性思维的融入却十分生硬,将这一能力的培养流于表面,没有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其次是这一能力与学生学习模式的冲突。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之中,教学目的与其他教育阶段有很大区别,这是因为这一教育时期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性和强制性会逐渐减小,所以学生在这个阶段里所提升的能力、兴趣对于日后学生的学习生涯和个人发展生涯里,都起到了十分关键且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创造性思维能力培育的原因之一。但由于学生在高中时期性格的特殊性和学习环境的巨大压力,新思维的融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模式造成冲击,很容易遭到学生的抵触。且这一能力的优势作用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学生一时间很难发现其对于自身学习过程起到的帮助作用,很容易缺失对于跟随教师提升这一能力的动力。
3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探讨
3.1改变教育思维,开展思维训练
教师想要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对学生自身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育,首先要设计和钻研正确的能力培育方案,所以就要求教师对自己以往的教育思维做出改变,要以新教育理念为出发点,通过先进和正确的指导理念来保证能力培育方案的方向是正确的。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进行自身教育思维的转变,对新教育改革有更深刻的理解,准确把握新教育改革的内涵和改革方向。在融入创造性思维能力时也要从思维训练入手,通过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和习题讲解时创造性思维方式的渗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这种思维方式,并跟随教师开展这种思维训练。从这种渗透方式开始开展培育创造力的实践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维训练后,学生会开始习惯于用多种思考方式对所学问题进行解答,而这种思维的养成也方便教师开展后续的创造性能力培育。
3.2利用习题练习,强化创造思维
教师对于同学们创造力的培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期的思维训练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利用多种角度和多种方式进行解题的思维方式。而在学生已经养成这种思维方式后,就要开始第二个强化阶段。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和提升需要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支撑,例如在学习空间感较强的空间几何时,学生如果有较强的空间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就能够比较轻松,但是大多数同学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都缺少必要想象力和空间感,所以教师需要先对其想象力和空间感进行培养,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以及课后作业中都包含着大量的习题练习,所以教师可以在习题练习中进行第二阶段的能力培养。例如在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相关习题的讲解和练习,对同学们的空间掌握感进行培育,在讲解时也可以采取生活化的讲解思路,通过对生活中施工定位的具体例子让同学们先有一个实体化的想象模板,再将其抽象化演变成空间坐标系,从而让学生有更好的空间感。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培育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从改变自身教育理念和正确利用习题训练两个方面推进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育实践。
参考文献:
[1]段学俊.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培训,2017(7):208-210.
[2]王瑞丁.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
[3]沈亮.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