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媛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宝泉岭局直中学 154211
摘要:曾经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不被重视,教育部门的管理和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以课本上固定的死板内容为主。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和思想品德授课教师而言都是不利的,授课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也会逐渐的对课程感到厌倦。而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相融合是另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在学校繁杂的德育工作中起到的很重要的作用,初中的德育教育也因此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班主任是学生与学校连接的桥梁,也是家长了解学生的渠道。所以班主任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班主任的工作也不仅仅是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那么简单。班主任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明灯,需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的教学与班主任的工作任务配合起来的效果也最为显著。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班主任;深度融合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教学,而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将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和班主任的的德育工作深度融合后得到的结果远远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思想品德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它承载了更多的德育功能,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基础。思想品德课程注重的是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法治、心理品质等的教育,这些教育工作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重点不谋而合。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结合产生的效应是一朵灿烂的花。
一、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通过思想品德课程进行学生三观的树立
很多时间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班主任的一些德育工作重合,而这样的重合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不利的,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太过繁琐晦涩的说教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顺利接受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和三观的正确树立。思想品德课程注重引领学生明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班主任则是将这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明白课程的内容在现实中究竟是怎样的。所以班主任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去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式。
二、学以致用,班主任引导学生将所学用于生活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需要用一些事例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是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想达到这个目标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不能的,班主任的作用这是也就得到了凸显。在学校的教学中,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角色。班主任在学生的生活充当着不可缺失的重要作用,学生会将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和生活中琐碎都与班主任分享,而这些事情都是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机会。在学生与班主任的交流中思想品德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和理解的一些知识也就被班主任潜移默化的指导给学生体会,学生再去看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初中时学生进行三观树立、明确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时期。这时的学生缺乏自己的判断力,有时会因为别人的误导而误入歧途。
书本上的内容晦涩难懂,这时班主任的作用就是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带入生活中,用学生在生活中遇见的问题去验证学生的学习。这样的教育会使学生脱离书本上苍白无力文字的束缚,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得到启发、产生共鸣。总而言之,班主任的角色是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关键桥梁,用实践去检验学生所学是学习最好的模式,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健康的三观。
三、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与班主任工作融合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可以相互融合,会摩擦出不一般的火花,虽然两者在某些方面有重合的部分,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两者有着各自的侧重。思想品德课程重视的内容是学生三观的树立,引导者学生分辨真善美,而这些工作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是不谋而合的。但是思想品德更加侧重于教导他们怎么做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而疏忽了怎样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着健康三观的学生,学生往往会将书本内容牢记却不会将之融于一身,班主任的侧重则是将这思想品德课程上无法传授的东西用学生遇到的一些琐碎事情进行传授。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融合会使最后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
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更多的知识来自于生活,书本上的知识只是让学生明白它是什么,但要学生在内心深处理解它到底是怎样的还需要生活中的示例和一些亲身的体验。初中生处于一个自身接触东西的扩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会遇到很多生活上、学习上、情感上的问题。他们也会逐渐思考一些事情,会对很多事情产生疑问。而这时就是思想品德课程和班主任工作去引导的时刻,初中生此时是懵懂无知的,他们单纯的心无法辩明善恶、好坏,现实生活中也是有着很多的问题会使成年人都矛盾,所以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是有必要的。对学生更多是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班主任的侧重不应该是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是告诉他们怎么去分辨一个事情的对错,要将思想品德课程的书本内容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完美结合。
四、班主任比一般的老师更适合思想品德教育
班主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别的教师所无法具备的优势。班主任对于学校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类似于母亲的角色。在学校大到学习中的问题,小到生活中的琐碎都是由班主任直接对学生负责的。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课程是一个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过去的教学中,思想品德教师因为和学生没有过多的接触和交流,所传授的知识仅限于课堂上的理论,无法将之代入生活中让学生去更深层的学习。班主任的身份则是弥补了这点,学生有问题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班主任,小到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大到和同学之间的矛盾都会和班主任交流。所以班主任的角色出任思想品德教育是最适合的。这也是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与班主任工作的深层次的融合。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与班主任的工作在很多方面是重合的,而班主任的这个身份又在很多方面可以弥补思想品德教学的不足。学校被称作教书育人的圣地,是最神圣的地方。有着为人类下一代引航的关键性作用,所以在学生最需要引导品德时刻,将班主任工作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相融合是最恰当不过的,也是最能将班主任身份的作用运用到极致的方法。德育的工作通过班主任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渗透,不会引起学生的排斥,也能将育人的神圣任务完美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刘世军.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113-114.
[2]李正业.兴趣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