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王雪艳
[导读] 教师应积极地将传统音乐文化与中职音乐教学进行有效融合

        王雪艳
        烟台信息工程学校    山东烟台 261400
        摘要:教师应积极地将传统音乐文化与中职音乐教学进行有效融合,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传统文化因素的挖掘、融合方式的拓展及教师自身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来促进中职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实现中职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此,以下对探究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传统文化;策略
引言
        民族音乐是一种展现民族文化、特色和精神的音乐艺术,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且基本都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展现的。但从目前的中职音乐课程教学现状来看,绝大多数学生都极为青睐流行音乐,对于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民族音乐不感兴趣,由此影响到了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为进一步改善这一现状,实现民族文化传承,还需及时调整当前的中职音乐教学模式,促进民族音乐教学深化,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培养爱国情感。
一、中职音乐课的特点
        中职音乐课教育并不是一个笼统模糊,并且复杂的课题,但是一直以来,我国中职音乐课的总体框架并没有很大的改变。虽然不乏一些好的成果体现,比如建立起比较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并且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人才,但是目前的教育主流课程已经不适应协调发展的大需求。教育课程,特别是音乐课程,应当是能传递积极能量的,不仅是人性中的闪光点,以及对哲学的思考、美的欣赏,还应当有岁月沉淀的影子,中国特色的地域民谣的体现。随着现在民谣逐渐兴起,在新时期,中职学生更应该接触传统的、具有地区意义的音乐课程。作为音乐专业课的教学对象,开设课程之前,已经具有了音乐素养,这样背景下的学生有很好的基础,并且思想活跃,有更多的空间可以想象和创造,中职学生在这方面的共鸣能力要更强一些。当认识到这些优势之后,我们也相对应地能理解为什么需要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地区传统文化,这正是发展新时代音乐人才的良好契机、良好方式。
二、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积极进行传统文化因素的挖掘和传统文化特色的彰显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多样。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更加深刻认识传统音乐文化特色的过程中有效掌握所学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彰显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色。(1)教师可以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艺术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民族艺术瑰宝的魅力。传统音乐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典型的民族特色,如具有代表性的京剧、豫剧、评剧等戏剧形式,以及弹词类、鼓书类、杂曲类等传统艺术门类,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因素。教师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教学与欣赏,能使学生在更加广泛地接触传统音乐文化形式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2)教师可以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民族器乐的教学。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器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其中二胡、唢呐、箫、鼓更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民族乐器。因此,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既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民族器乐的教授,也可以组织学生欣赏各种传统器乐代表作品,使学生从多方面对民族器乐及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理解。(3)教师还可以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民族歌舞。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孕育了具有不同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例如,东北的秧歌、湖南的花鼓、藏族的锅庄、苗族的跳月都集中体现了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特色。教师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进行民族歌舞的传授与欣赏,能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以及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其次,教师还可以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深入挖掘与传统文化因素有关的内容,使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深深地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与感染,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情感意识。


        (二)积极开展音乐社团活动
        中职学生的学习任务并不繁重,课余时间相对较多,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本人指导的“民韵”舞蹈社团将民族音乐教学和学生生活、学习等融合在一起,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优化了学习途径,进而激发了学习兴趣。比如将客家山歌《韭菜开花一杆心》《采竹蔴》等编成舞蹈,搬上学校文艺晚会舞台,文化下乡演出等,既深受百姓欢迎,也促使学生全面了解其中的各项内容,提升民族音乐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度,强化了艺术魅力。
        (三)恭城油茶文化在中职音乐课的应用
        1.教师的专业性应用:中职院校的音乐老师,也是经过了筛选和考核,才能被任用和信赖的职员。在这部分群体中,不乏有熟知民族、地区音乐的教师。油茶文化在中职音乐课的渗透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小觑,教师是引导学生的最直接力量,通过对教师专业性的应用,中职学生才能产生对恭城油茶文化的学习兴趣、理解和传承,甚至起到了保护作用。2.设备的便利性应用: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惠及大众,也走向了各行各业,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施,能更好地发挥音乐课的作用。像是美术课与音乐课这样的感官更强烈敏感的课程,不仅仅需要知识的渗透,还有视觉和听觉的渗透,这样才能加深印象。在课堂上利用设备的便利,给学生播放油茶制作工艺视频,播放油茶相关的民谣或者是民族舞蹈,都是不错的选择。
        (四)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音乐作品是通过声乐的方式来向人们传递情感和思想意识,它也同样是一种史料,对于人们研究古代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在中职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研究和了解传统的声乐文化,让学生对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有着更深的认知。我国民族众多,民族声乐文化也十分丰富,产生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声乐作品,学生在日常的声乐学习中应该多加了解,体会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作为讲解者,要提前做好功课,加深对传统音乐元素的探讨,并将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音乐有更全面的认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五)注重教学情境营造
        对于绝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进行民族音乐欣赏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为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则可以从学习氛围入手,注重教学情境营造,以此通过多项感官刺激激发学生想象与联想。例如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相应的民族风情和风景图片、视频等,以激发其求知欲。比如在教授《二泉映月》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盲人阿炳的相关人生经历,引导大家共同探究其内心世界;或者通过图片与视频渲染作品呈现出来的悲凉氛围,使该乐曲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赋予学生形象生动的感官信息,进而加深对该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力,同时培养对民族音乐的思想情感。
结束语
        中职院校对学生的声乐能力培养不能松懈,还需要不断地努力。要提高学生对传统声乐文化的认可和理解,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坚持创新,将传统音乐文化与日常的声乐教学融合在一起,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接好时代的接力棒,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芳.探究中职传统音乐文化育人功能与意义[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8):27.
[2]姜楠.中职学校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合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当代音乐,2020(08):65-67.
[3]苏佳佳.探究传统文化融入中职音乐教学[J].戏剧之家,2020(12):176.
[4]李诗思.关于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探讨[J].黄河之声,2020(07):102.
[5]王苗.探索在中职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9):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