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路上 幸福修行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陈遵容
[导读] 行走在一条洒满阳光的道路上,鲜花簇簇,鸟鸣声声。

        陈遵容
        重庆市大足区经开小学  重庆市 400900
        行走在一条洒满阳光的道路上,鲜花簇簇,鸟鸣声声。与无数美好纯洁的心灵相遇,真诚付出,用爱呵护,陪伴成长。用最虔诚的心,去完成一次幸福的人生修行。
        一.爱心,守护童心
        2004年9月,我调入双桥一所村小任教,接手了一个成绩全区倒数第一的班,第一次担任了班主任。走进简陋的教室,不大的空间里,稀稀落落地坐着17个孩子。这么差的班,我能教好吗?我自己也怀疑。
        但用老师的直觉去观察,这些孩子并不傻,小眼睛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出于为人师者的良心和责任,我要尽力教好他们!不能耽误了这些农村的孩子!毕竟,我也是一路踩着泥泞走出来的农村娃!
        初当班主任,无章可循;面对差班,前路难行!
        但“华山再高,顶有过路。”不会,就多学嘛!
        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熟悉了班级日常管理;订阅《班主任之友》,能了解到全国各地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案例和方法。
        我想:教育,是面对人的工作。真诚付出,以心换心总是没错的!
        带一颗爱心,骑上自行车,踏着田埂路,走进每一位孩子的家去了解、去交流:肖豪今天又没来上学,她患肾衰竭的单亲妈妈,今天怎么样了?无家可归,无亲可依的侏儒症患者小朱同学今天下午没到校,是被醉酒的叔叔打了,还是和辍学的哥哥偷铁、进网吧了?张丹三朵留守姐妹花,她们安全吗?……孩子们成了我的牵挂,竭尽所能把温暖送达。
        农村小学的条件是艰苦的,但可以是快乐的!
        生长在农村,就去享受农村的那份恬淡自由吧!春天,青草地上,我们放飞理想的风筝;夏天,校园黄桷树下,书声伴着蝉鸣;秋天,松树林中,捡起颗颗松果,林中回荡着欢乐的笑声;冬天,巴岳山上,圣洁的冰雪世界,奔跑出串串自由的小脚印。
        生长在农村,我们也可以有所作为。孩子们沿着学校旁被污染的小河,溯河而行,一路捡拾垃圾,捞起漂浮物,寻找污染源,采访询问,整理资料,写出的调查报告获得了重庆市科学小论文一等奖。我也被评为“重庆市环境教育优秀教师”。
        “六一”儿童节,一张先进班集体的奖状见证了我们从倒数第一逆袭到优秀班级的荣耀;毕业考试,我们班的语文平均分达到91.6分,比接手时上升了近30分;毕业典礼,一位学生的90多岁老祖祖,一句“陈老师,你好哦!“那是对我爱心守护童心的共鸣!
        付出爱心,真诚陪伴;潜心学习,多做多思,让我从青涩无知的年轻班主任逐渐走向成熟。
二.规则,“差班“变形
        我似乎和差班特别有缘。
        刚刚把一个“差班“以不差的成绩教完,又遇上了更差的班。
        2011年,学校整合。我们被合到了一所城区学校。我又接手一个鼎鼎大名的“差班“。这个班不光成绩倒数第一,调皮的男生还特别多,而且他们中好几个都在学武术。这可真是现实版的”流氓会武术,谁都挡不住“。他们不仅成天欺负另一半合过来的同学,弄得班上鸡犬不宁,处处怨声载道,还在新学校里肆意发挥他们的破坏天才。只要有不好的事发生,一定是我们班!
        而我,面对新学校,新环境,新学生,新要求,也是身心俱疲。班级黑板报,班级画廊,成长足迹,读书角布置……这一项任务还没做完,下一项已经摆在眼前;红歌比赛,车魂大舞台,主题班会展示……一样样活动让我疲于奔命;教师工作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安全工作手册,各种和班主任沾得上边的学科的计划、总结,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再加上班上层出不穷的问题,提不上去的成绩,让我完全陷入了焦虑之中,整夜整夜的失眠。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如何想办法治理好这个班。失眠、生气、压力、焦虑,击垮了本就瘦弱的身体,整整一学期就在剧烈的咳嗽撕扯胸口的疼痛中度过。
        拓步前行的路布满荆棘,阴霾遮挡住阳光,让我如无头苍蝇般找不到的方向。
        站在窗前,凝望飘飞的雪花和空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的人们,回想夏日之水患,我的心中顿悟:洪水虽如猛兽,亦能在恰当的时候以另一种形态给人带来快乐,展现出柔美的一面。物具两面,人亦是如此。


        这仿佛一剂猛药,让病入膏肓的我找到了治愈的药方。
        面对这一帮调皮捣蛋,又不那么淳朴善良的熊孩子,像以前那样仅凭一颗爱心和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这些顽劣的“猴子“,还需要有一个能治得住他们的紧箍咒。我利用寒假,阅读了大量的管理类书籍。结合四班的实际,制定出一份激励多数”良民“认真学习,严格约束”调皮分子“的班级公约。并在开学前和那几个”重点分子“的家长做了沟通。一开学,我就换了一副面孔。只要哪个”小毛猴“敢兴风作浪,定当怒目相向,按照班规严惩不贷。必要时,还请家长一同教育。几番较量下来,那几个顽劣的“猴子王”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其他的小捣蛋也就偃旗息鼓了。
        我知道,这只是暂时把他们吓住了。要想根本改变他们,必须打破他们的“我就是调皮孩子”这种心理平衡,让他们从爱捣蛋转变成爱学习。从心理上的差生定位,转变成“原来我也很优秀”。
        于是,篮球场上,便常常出现一群小老师带着大徒弟打球的画面。面对这样一个真诚求教的大徒弟,“师傅”们的成就感爆棚。彼此的心灵也就在一系列运球、抢球、投球行云流水的动作中拉近,师生感情也在跌倒、汗水、笑声中融洽。
        渐渐的,他们看我的眼神柔和了,我的脸上也找回了曾经的和颜悦色。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一起玩成语接龙,比赛背古诗词;我给他们推荐沈石溪的《狼王梦》,过段时间他们给我讲起了《斑羚飞渡》;刚讨论完《小王子》中小王子在撒哈拉沙漠的相遇,又谈起了《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的神奇……
        中午,这些“鬼灵精”还玩起了“听写大会”“成语大会”“诗词大会”。不知不觉中,班级书香氤氲。读书的多了,调皮捣蛋的自然就少了,成绩也上去了。这个曾经“臭名昭著”的四班,蝶变为区级先进班集体。
        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安慰自己:我带这个班的三年,可能就像经历“地狱——炼狱——天堂”吧!只有经历了地狱的磨练,炼狱的锤炼,才会迎来天堂的美好。就是这种阿Q精神支撑着我用自己的耐心和恒心一路驱散阴霾,在这条追逐光明的路上摸索前行!
        2014年10月,我被大足区教委选拔推荐,参加“国培计划——重庆市骨干班主任脱产培训”,并于结业的第二年评为大足区骨干班主任教师。
        三.悟道,建共同体
        半年的班主任的专业知识培训,让我认识到:教育研究,是班主任成长的必经之路。我把科研视为成长的巨大推动力,用心记录着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思考伴随我一路成长一路欢歌。班级管理,仅有爱心,那是远远不够的:仅有规则,是缺乏温度的。我期望在实践研究中,创生一个充满活力的班级共同体。
        2015年9月,新的班级诞生了。为了把这个新班级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班级共同体,我在暑假就做了精心的策划和安排。开学时举行隆重的开班典礼,为新生和家长一起拍入学照。为孩子准备开学礼物,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自我名片。一系列家长间,学生间的团队活动开展,让家长们熟悉了,孩子们也较好地相融了。
        为更好地凝聚班级力量,我们班不仅成立了家委会,还成立了班级发展中心。广泛征集家长的意见,提炼出班级核心价值观。将班级命名为:一亩方塘。一亩方塘,涵养荷香,因此我们的班级理念为:今朝智慧沉潜,他日从容绽放!
        还从班级文化活动、班级组织建设等多个维度,将家长和学生都深度卷入。促进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间的多维良性互动,平等交往、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相互成就,组成一个心意相通的精神共同体;
        班级故事会,辩论会,课外实践活动,种植实践活动;家长、学生大群体的团队建设活动......每次活动我都精心策划,周密组织,适时记录,反思启新,汇集成文。撰写的德育论文获重庆市基础教育改革论文大赛一等奖,班级管理论文在国家级教育刊物《教育学》上发表。由于班级管理成效突出,教学成绩优异,我被评为2018大足区优秀教师。
        教书育人路漫漫,唯有不断学习,且思且行,方能不误人子弟。我行走在这条洒满阳光的道路上,一路相遇、一路陪伴,付出真心与智慧,虔诚修行,幸福相随。
        惟愿引领着每颗纯真心灵得以自由舒展,让他们做最美的自己!不必苛责,亦不强求!
        只因眼底有爱,心里有光。未来之路,一边温暖,一边照亮!
        (最后部分我觉得需要今后发展方向和高度的提升。具体内容我也没想好如何改,提供几个与时俱进的关键词,望能有的启发:立德树人、四有好老师、五育并举、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