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如何开展传统文化课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罗晓燕
[导读] 在教育发展的现阶段,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优良传统文化的教学和传承。
        罗晓燕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中等职业学校555200
        
        摘要:在教育发展的现阶段,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优良传统文化的教学和传承。必须要清楚的是,传统文化已经流传了数千年,并深深渗入民族的血液。传统文化永远是价值观和教育的根源和灵魂。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还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通过教育活动和不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儿童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传统文化;艺术教学
        引言: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无穷无尽的血液,每个人从小就必须理解,热爱和继承祖国的优良传统文化。近年来,很多人都在倡导和传播公众称之为民族风格的中国传统文化。各种形式的民族习俗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众所周知,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如果想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并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那么最重要的是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儿童的传统文化意识。这也意味着幼儿园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中增加汉语元素,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孩子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好的被传递和继承。
        1.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已成为幼儿教育的核心教育内容之一,但一些幼儿教师并未意识到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其教学方法和观念止步不前。传授传统文化存在许多弊端,具体内容如下。
        (1)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忽视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似乎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基本内容,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发展。但是,一些幼儿园并不十分了解传统文化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只把传统文化教育视为形式上的教育。这也使传统文化难以促进儿童的成长,因为传统文化教育经常停留在表面,使儿童无法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
例如,在学前教育阶段的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喜欢按照传统节日来教孩子传统文化,但这些传统节日往往是肤浅的。例如,在端午节节日期间,一些幼儿园的老师只指导让孩子们完成活动,并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种下种子”。幼儿可以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但是由于对节日背后的传统文化含义了解甚少,端午节似乎已成为“种子节日”。此外,传统文化教育仅限于传统节日,并且没有与其他教育内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教育内容的局限性
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学习,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为孩子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但是,在幼儿教育中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幼儿园教师没有意识到幼儿教育的特点,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也存在局限性。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只是通过理论教育向儿童介绍传统文化。这种教育观念很难在儿童成长中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发展过程中,一些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大声朗读或阅读传统经典书籍。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已成为幼儿园创造性文化教育的“标准配置”,每年都会使用相同的教育内容。教育观念的滞后性和教育内容的局限性极大地限制了儿童思维的发展,从而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二.学前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策略
1.让儿童通过图画书学习传统文化。
图画书是幼儿教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教材,也是教孩子正确认识世界和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图画书可以帮助儿童发展理解力和洞察力,并发展和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展儿童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图画书来教孩子,从而使儿童以“文字+图片”的形式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传统文化。
在进行图画书教育之前,幼儿园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喜好,并根据孩子的喜好教孩子阅读图画书。例如,有些孩子喜欢“超级英雄”,而幼儿园老师则可以了解我国历史上的伟人,通过一些传统寓言故事来教给孩子传统文化,例如“凿壁偷光”等故事。
        2.让孩子们通过民间游戏来继承传统文化
在学前教育阶段,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通过游戏进行教学的方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民间游戏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幼儿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幼儿园老师应注意民间游戏的发展,以使孩子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并通过游戏使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印象。
        3.结合传统节日,使儿童弘扬传统文化。
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传统的节日都被传下来并保存下来。但是,在全球化环境下,以文化为中心的中国软实力正面临严峻挑战。传统节日还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团结人民,激发民族意志,促进社会和谐。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必须在传统节日的基础上认识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并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孩子的传统文化意识,使孩子更好地弘扬传统。
        4结束语:“少年强则强国”是形成幼儿儿童三观的重要一步,此时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儿童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我国的文化遗产软实力。同时,在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中,幼儿园教师应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涵义,通过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更加全面地发挥其涵义和作用,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方.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对策[J].教师,2017,000(033):66-67.
[2]熊燕.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J].开心,2017,000(012):P.120-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