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排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世埠小学 528318
【内容摘要】:从教多年让我深深懂得:“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往往不是‘六月寒霜’就是‘雪中送炭’。”尊重学生的人格,其实也是尊重自己,也是受学生的尊重,才有利于建立教师的个人威信,才有利于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才有利于获取课堂最大的教学效益,实现教育教学双赢。可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我们营造一个愉快、民主的课堂是多么重要。
【关键词】: 师道尊严 学生 尊重 人性化
在新课程标准学习中,我把:“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深深地印在脑子里,新课程标准并对此做出了明确的教学建议。而要如何实施这一建议呢?
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要营造这样一种教学氛围,在课堂中,我们教师就得给学生一个人性化的课堂。它意味着我们要放下道貌岸然的“师道尊严”,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它意味着一种幽默,一种宽容,一种平等;亦意味着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正因为这样,它要求我们这样做:
一、放下“师道尊严”,善待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学生对教师的威信
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放在“教育者” 的位置,希望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稍有不如意,立刻想到发火,训斥学生,以为这样才体现师道尊严,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但事实上是这样的吗?不是。所谓的师道尊严,忽视了师生之间交往的主体性,片面强调一种教学气氛的威严性,而教师的“威信”是学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威严”气氛下的学生学习心理状态是一种被动的、压抑的,而在“威信”气氛下的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主动积极的状态,要营造这样一个“威信”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我是从这几方面下手的:
1、尊重学生的人格。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是保护儿童潜在的能力。”每一个人内心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而学生也是一个个体的人,他们也有成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也有他们的内心需要,他们也渴望着被人尊重与爱护。同时,学生又是一个未成年的人,他们行为处世带有幼稚性和不成熟性。而也正因为如此,学生的心理也带有幼稚性和不成熟性,他们也更容易受到外界压力的伤害。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在课堂上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心灵。而我们首先能做的就是在课堂的一言一举中都要注意到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一个社会中有体面的人来看待。否则,可能我们自己会吃下自己种下的苦果。
我就曾受过这样一个教训。小立是我教的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有一次期中考试成绩考砸了。打电话家访,他妈妈告诉我一个很惊讶又令我自责的信息:小立曾回家对妈妈说不想学语文了,因为在一次语文课上,他问后面一个同学“谬”字怎样写,老师看到了认为他在交头接耳,不管三七二十一痛批了他一顿。他觉得很委屈,又不敢顶撞老师,从此对语文课产生了恐惧与厌恶,故期中考试语文成绩骤然下降了。我感到自责和羞愧。扪心自问,我那天一看到有人说话,立刻就发火指责,竟没有问为什么,这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我深深自责之后,我找到了小立,和他谈心,并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为此我决心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姿态,在今后的每一节语文课,我都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举,希望学生从神情语言中感受到尊重、期待和鼓励。尤其当学生出现了错误的时候,能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去理解,并轻松地宽容他们出现的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欣慰地看到了小立同学的进步,看到日渐一日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明白到了“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往往不是‘六月寒霜’就是‘雪中送炭’。”尊重学生的人格,其实也是尊重自己,也才更受学生的尊重,才有利于建立教师的个人威信,才有利于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才有利于获取课堂最大的教学效益,实现教学课程目标。可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我们营造一个愉快、民主的课堂是多么重要。
2、要妥善处理课堂中的意外事件。
在课堂上难免会出现“热事件”,但要学会“冷处理”。今年的六(1)班,有这么一个学生,他无心上学,蛮横不讲道理。经常因为跟同学一点小小的摩擦,立刻就满口粗话,动手动脚,如果此时老师高姿态训斥他的话,肯定是石头碰石头——硬对硬,结果一定会两败俱伤,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教育实效。碰到这样的情况,我总是冷静地压制自己火气,不跟其硬碰硬,而是先设法安抚双方,借助委婉的语言,给他一个下台阶的机会。然后利用课余的时间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明白到自己的错误及害处。这样虽然有时自己也会受到一些言语的“侮辱”,但明白到他是个未成年人,所言都是他懵懂无知的孩子气话,我就充当一下“傻子”又如何呢?结果只要是有利于教育学生就好!
3、课堂上要多用鼓励,少用批评,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褒扬他们。例如孩子回答问题声音响亮了;坐姿端正了;积极主动举手了等等,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让我看到了一点点的人格闪光点,我都会适时做出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从心理上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护,让他们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学习。
二、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学生
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上课时都只是把心放在一个角落,瞪着双眼就行,不爱思考。我认为这是因为教师过分珍惜教学时间,一味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所至。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应还学生一片自由而广阔的天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自己发挥的空间。有了自由的空间,学生的创造能力才会更好地发挥出来。他们在创造过程中才可以充分地去交流,获得更多地更丰富地知识,获得更大地发展。
首先,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当在设计活动时,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敢于展示自己、乐于展示自己的空间。如我在教《惊弓之鸟》一课中,更羸与魏王在对话中有许多表示感情的词语,如“疑惑地问”、“大吃一惊地说”、“笑笑说”等,怎样让学生对词语理解透彻,并读出应有的语气来呢?我先示范,再请学生们以小组合作方式学着进行表达,孩子们模仿着老师的一言一举,像模像样,自信心大大地增强了,善于表达的同学兴致勃勃,就连不善于表达的同学,也能模仿着说。每一个同学都在这样的一堂课中有了与别人交流的愿望,有了个性发展的空间。班内形成了一个平等、尊重、活泼,快乐的学习场所。
其次,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我总觉得,一节好课,首先是“学习课”,而不单纯是“教学课”。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应摆出一副专门教导别人的架势,而应该也像学生一样,参与学习,学会倾听,其次才是引导学生,最后才是领导班级。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不妨多放手让学生思考,让学生从完成你设计的任务中探究事实的真相,掌握交际的语言。
在我的课堂上,教学新字、新词我就会经常让学生思考能用什么身体语言来表达,孩子们感受到用什么动作表示这些新字、新词是他们自己的事,兴致就会很高,想象力也会很丰富,往往能做出很多形象活泼的动作来,让我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深感欣慰。比如一个“飞”字,有的学生想到了双手展开飞,有的学生想到了单手去飞,有的学生想到了站着飞,有的学生想到了蹲着飞,还有一个学生在直直地站着,我问他,“你怎么不飞呀?”学生回答:“老师,我这时张开翅膀又收回来的一瞬间。”是呀,他也是正在“飞”着呀!因为正是在这样一个放手让学生操练,放手让学生创新、探究的课堂,才让师者自身也得到了学习,实现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互动的平等、和谐、宽松与民主的课堂。能不令人欣慰么?
由上可见,倘若我们能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架子,人文关怀,对学生讲“人性”,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善待每一个鲜活的学生个体,就一定能建立一种宽松愉悦的新型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