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卢娟
[导读]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

        卢娟
        山东省泰安第二十一中学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及时的心理咨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是班主任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必须认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辅导;初中生
引言
        初中学生现在正处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其他人际交往中有时可能也会遇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它们很有可能也会成为初中生的心理障碍。因此,初中班主任除了必须做好每个班级教学指导外,还必须对每个学生心理有全面的了解,从每个学生的成绩中找出他们的主要心理障碍,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科学的心理教学以及有效的心理咨询,使他们能够尽快摆脱心理障碍,从而改善在校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那么,初中班主任应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正确做好对本班学生的早期心理健康指导呢?
一、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
        与初中学生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压力高,对考试的恐惧,学习厌倦等。大多数初中学生的主要目的是进入一所好的中学,为将来进入理想的大学打下基础。但是,有些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目标,因此他们需要班主任的特殊心理指导。随着年级的提高和高考的临近,一些学生的心理压力太大,无法入睡,引起神经衰弱等症状。甚至一些学生有心理问题,例如害怕考试,缺乏学习方法和厌倦学习等。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意见不一致等而产生的紧张关系,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与父母、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以友好的方式相处,培养具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学生,班主任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
(三)学生个人情绪问题
        初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情绪激动,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人格现象,例如烦躁、依赖、退缩等。班主任应指出造成学生情感影响的主要原因,并产生的负面影响,及时调整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可以学习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有效策略
        心理教学是为了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提高学生人格的重要教学任务,更需要帮助广大学生克服各种心理上的问题,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在校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班主任不仅是与了解学生心理关系最密切,对了解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也是对了解学生心理进行各种心理咨询发挥作用最大的一个人。在加强初中学生健康管理中,班主任必须自觉学习运用各种科学管理方法为初中学生提供综合心理健康辅导,不断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心理素质。
(一)用爱感染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爱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没有爱教育就是一个失败的素质教育。

在做好班级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要用爱和去行动感染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通过爱的言行举止来深刻感受和看到老师对自己的一份爱,努力为全校师生之间搭建一个爱的平台。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心理状态变化最剧烈的一个时期,他们通常比较喜欢将自己内心的想法隐藏,很少主动地与老师进行某种精神上的密切交流,这就必然要求每个班主任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爱护、尊重和理解每个学生,解心理学生,遵循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教学理念,详细分析具体心理问题,及时跟踪关注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情况。例如,在从事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我曾经多次遇到一个冷漠、退缩、缺乏教育爱心、组织纪律不佳的年级学生。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这名学生从小父母提出离婚,没有资格享受家庭的温暖,也没有资格接受完整的家庭教育。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我首先与他进行交谈并从某种心理上尽量安慰他,以使他了解并感到他的老师也很在乎他,并没有刻意忽视他,让他在某种心理上完全接受。然后,又利用今年班干部工作激励期对全体学生多次关心照顾,他深刻感受并得到了对集体的温暖,并大大缩短了他和同学之间的距离。最后,定期与他进行沟通,并在自我管理他的过程中不断对他运用一些心理上的暗示,让他开放并逐渐融入热情的课堂。通过这种感染爱的教育,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其可以从思想心理层面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学生的家庭心理咨询服务工作自然离不开学生家庭教育的通力合作。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极大地影响了班主任的心理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老师可以充分召开家长会,上门进行拜访,电话联系以及网络建立“心理联系卡”向孩子父母广泛宣讲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一些心理基本知识,以便他们能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三)班主任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取得学生信任
        由于初中生们正处于一个青少年心理发育旺盛时期,因此他们在身体上的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成熟。一旦他们遇到一些小的挫折或困难,他们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心理上的问题。因此,作为学生班主任,应通过观察和问题分析、小组讨论和围绕主题召开班主任会议(其中包括“青春期的烦恼、青春期的早期性教育”等)与全体学生之间进行更多的知识交流和互动沟通),以便于了解他们在实际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同时鼓励他们,以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并自行解决学习和工作生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当然,在这个工作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必须与学生之间保持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进行交流时,应该多倾听,少发表评论,多进行讨论,少提出建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结束语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和思想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有各种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正视和关注学生当前的心理问题,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从各个角度分析影响因素,以实现“正确药方”的协调师生关系,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整体健康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郝莉丽.关于初中班主任应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探究[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2辑)[C].:,2015:1.
[2]徐琳.塑造学校精神共筑责任之路——心理辅导与学校责任教育的有机整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3):143—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