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红星小学,陕西省 宝鸡市 722400
【摘要】: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国家的重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成长。阅读理解能力体现的是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水平,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为今后的学习知识的道路上提供良好的基石,保障高效学习的法宝。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阅读理解能力
农村教育是一个永远都值得讨论的话题,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教育是国家的最真实情况的反应,只有抓好农村教育,提高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实现知识与道德的提高。小学语文中,阅读理解能力是教学者在小学生阶段着重培养的一项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者的重任,这可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丰富的理解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好优良基础。
1.我国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现状
1.1教学设备设施等缺乏。在农村这样偏僻的小地方,基本上在小学学校内很难看到有一个学生能够课外阅读的图书馆。这里教育设施不全,没有提供给学生们一个课外阅读的条件与环境,教学设施落后,学生的成长环境里根本很难接触到课外书本。这样也就导致学生从小不爱看书,不爱阅读书籍的习惯。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发展。
1.2学生不爱阅读,家长不注重阅读的观念普遍存在。小学语文阶段的学习阶段是为小学生奠定语文学习基础的过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们做人如此,学习也亦如此,从根本出发,脚踏实地的学习,勤恳的对待每一个要点,培养树立学生们从小爱学习阅读知识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语文理解能力打造良好的基础。在农村,我们普遍能够发现的是学生不热爱阅读,对学习的兴趣较少,家长对孩子丰富阅读这方面的观念较弱,没有意识到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一样的重要。许多学生下课放学后周围便充斥着电子游戏和动画片等娱乐玩耍的游戏,兴趣较多,但不集中,学生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够,学习知识没有好学性。对于学生来说,在农村的环境很难有个学习的好环境,缺乏对学习的自主性与自觉性。学生的生活上也缺乏阅读的元素,学习上没有图书馆及相关的阅读空间,用手机也只会玩网络游戏,所以这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现象,要改变学生不爱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爱学习的兴趣,才能使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所成效。
1.3教师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指导性还有待提高。不比城市的教学,每个学生可以充分的得到全面的照顾,农村的教学工作是一大弱点。学校的教师少之又少,有时一个教师需要担任几门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会有些乏力,对于学生的关注没有那么具体。孩子们不知该如何挑选图书课本,学生对书本的理解不够精准,不懂对书本的精读剖析,夸美纽斯认为,“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指的是: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也需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进行教育,不可揠苗助长,并且要用恰当的方式,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个性发展。
2.提高村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2.1深入教材分析,课堂提高能力。学生获取知识途径一般主要有两个方式,一是通过教师课堂上的间接传授,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育,在教师的带领下获取知识是较为重要的途径;二是学生通过自我实践,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到的知识,是一种直接经验,这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从字词,句式,结构等方面深入教学,紧抓学生的理解能力基础,让阅读的速度、习惯产生更好的优势,仔细分析句子的含义,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实际语文水平的高低和学科素养的形成[[]]。此外,还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直接提高学生的水平。
2.2创设条件,提供阅读学习空间。由于农村的条件设施不够健全,但是学生的阅读环境不可缺少,可在学校或者班级内,通过老师或者学生的课外书提供出来,建立一个公共读书区域,学生老师都可在这里借阅书籍,形成一个班级独有的课外“读书角”,学生们可以有一个借阅书籍的条件,以培养学生爱学习爱阅读的习惯,渐渐地也会耳濡目染,在浓郁的阅读氛围里成长,对学生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3创新课堂阅读教学方法。在原有的课堂上进行创新,让枯燥无味的阅读课堂充满生气,可以用创新的手法进行课堂教学。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按照课堂要求完成课堂目标的过程,而为了增强趣味性,教师可以将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比如以下几点:(1)扮演法。在阅读故事性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其中任意角色,能够进行角色上的带入有感情的阅读。(2)提问法。由学生对文章中的疑点难点发出疑问,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引起学生注意。(3)改编法。课外老师可布置学生任务,将课本文章进行改编创造,形成自己的想法,学生可以大胆的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这几个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学力与求知力,渐渐地喜欢上阅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便会实实在在的投入阅读学习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人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2.4增加学生阅读的容量。一个人的知识含量、对世界的认知与阅读书籍的多少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以说,阅读的书籍越多,理解的能力越高,便对学生的各项学习发展是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面,教师可采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进行学生的教学,学生的阅读量需要一个大的容量,大到一定程度,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上升。教师需要增加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量,以达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作用,这是一个必要的工作。
总之,农村的教育教学虽然是不全面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够优越,阅读条件是相较落后的,设施陈旧,但是只要教师能够细心指导,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阅读环境与平台;打好学生扎实的阅读功底;创新创造阅读文章的方式以让学生爱上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便能够改善村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水平,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让国家教育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白岩.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0):20-21.
[2]康炳.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能力的拓展途径[J].智力,2020(29):115-116.
[3]靳生年.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策略[J].名师在线,2020(28):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