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三步自主体验式本真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董丹
[导读] 随着社会的快发展,国家对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
        董丹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韩马小学  71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发展,国家对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为了提高国家教育质量,不断提出和实施教育改革方法和策略。小学是人生的重要学习阶段,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学习能力的提高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符合当今新课标引领下的教学要求。小学语文在小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小学教师要充分掌握分组教学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确定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不可预估的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
        【正文】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教师没有明确认识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身份,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把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很多语文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是他们不想学,只是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可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层层分析课文深意,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传统语文课堂,老师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没有让学生去思考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分组教学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现象,使我校小学语文三步自主体验式本真课堂得以顺利进行。本文将概括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教学模式古板
        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育经验下,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体系,但大多数还拘泥于每天对着课本教书,不管不顾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愿意听。这样古板的教学模式导致小学语文的课堂氛围过于沉重严肃,这与小学生活泼的天性是矛盾的,不仅限制了小学生的天性,而且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语文在学生眼中本身就是一门枯燥的课,古板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对语文课更加没有兴趣,严重的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懂得创新,采用新兴的差异化教学,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语文压力,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语文学习,促进学生个人素质和个人能力的提高。
        1.2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
        小学语文虽然是小学学习中的主流科目,占分较高,但语文学习是一种与语言学习相关的科目,语文主要学习的就是汉语,而汉语我们每天都在说,这就让学生和家长甚至是学校不重视,家长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每一学期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家长总会送学生去补课,但无论补什么课,都很少有补习语文的,这是对语文教育不重视的一个体现,家长们都认为语文在课堂上学一学,多看看书就好了,没有必要进行深度学习,这种观念很显然是错误的。


        二、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策略
        2.1尊重学生间的差距,合理分组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具体情况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每一组的水平相当,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都能找到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小学语文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的观念,不要对任何学生产生偏见,要对所有的学生给予同样的关心和关怀,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具体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在进行课后作业或课堂提问时,可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前两句,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之后,让学生尝试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后两句。此时,教师再根据每个小组的特点,把学习任务合理分配到每一个小组。比如:诗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分配给观察能力较强的小组进行学习。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则分配给分析能力较强的小组。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习别人的优点,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和概括能力。语文所学到的内容博大精深,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预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它有助于小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和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而阅读能力是当今信息化时代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在信息膨胀的今天,怎样阅读,怎样有效率的阅读怎样从碎片化的消息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这些都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基础就是语文学习,由此可见,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2.2剖析教学重难点
        一节成功的课,必定有突出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重点是教师进行课堂设计主要考虑的问题。小组分工完成课堂任务,可以有效将知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都能掌握。与课本上古板枯燥的知识相比,学生更愿意从实践中学习,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分组教学可以更充分有效的传达教师想要传达的信息,以及一些生活事物的本象,更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要让小学生在学习完本课后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小兴安岭的纪录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小学生沉浸其中,自己感悟小兴安岭的美丽壮阔,再播放一些偷猎偷伐的视屏以及其带来的危害,让两者在小学生脑中形成对比,有助于激发小学生自己的真实情感,此时进行分组讨论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并进行发言,逐渐从保护小兴安岭的美丽壮阔扩展到保护环境这一层面,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结束语】分组教学是新兴的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枯燥乏味,让很多小学生都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分组教学的出现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促进小学语文三步自主体验式本真课堂的发展。
        【参考文献】[1]魏邦祖.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个性化教育[J].新课程,2021(07):182.
        [2]俞梦巧.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20(05):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