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燕
武城县第二实验小学南校区 山东 德州 253300
摘要: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材的特征,也是最为重要的课程教学内容。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对编者的意图读懂,在每篇课文教学当中落实语文要素,以此来夯实小学生的语文基础。在教学课堂当中,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从结合学段目标、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设计高效活动等多个方面进一步落实语文要素,以此来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要素;教学课堂;实施策略;探究
引言: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学材料的亮点之一,与此同时还是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内容。统编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以双线并行的方式对单元结构进行安排,一条是语文要素,另一条是人文主题。那么怎样充分掌控学段目标特征,使得语文要素能够在教学课堂当中得到有效实施呢?下文就根据笔者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浅谈自身的教学体会。
一、关注学段、单元目标,参照对比
学段的不同学习目标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在语文素养的有效实施上,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根据学段目标的实际需求,并充分结合课文的语文要素来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确定。
(一)与学段需求进行对比
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如若将语文要素与语文新课程标准相互对比,我们能够发现,语文要素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际需求。比方说,“带着问题对进行默读,充分理解文章的意思”以及“依靠关节词语对一段话的意思进行理解”等语文要素充分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当中提到的“初步掌控文章内容”的要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文章生动的语言,对较为喜爱的句子进行积累”以及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以及词语”与语文新课程标准当中的习作要求“试着在习作当中应用自身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尤其是具有新鲜感的句子以及词语”相互呼应。由此可见,语文要素的学习如若可以与语文新课程标准充分结合,那么学习目标将会显得跟我给明了以及清晰,便教易学。
(二)与单元目标进行对比
通常而言,一个单元的文章都是在同一主题的关照之下,围绕着某一个语文要素进行编排的。比方说。统编版三年级下册教材当中的第六单元一共有四篇文章,从不同的反面体现出本单元的目标需求。《我不能食言》这一课要求小学生可以应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对句子的意识进行理解,《肥皂泡》这一课提出了“在文章当中找一找”的学习方式,《剃头大师》这一课要求小学生应用“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回答问题”的方式对文章进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这一课要求小学生应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对诗句的意思进行理解。
在实际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老师需要从整组文章入手,进行整体关照,使得小学生在不同维度语文要素的引导之下能够得到均衡进展。
二、寻找语文要素,科学确定课程教学内容
在单元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要想使得语文要素得到更为有效的落实,小学语文老师就需要充分明确哪些内容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一)从单元导语当中对语文要素进行寻找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一个单元的导语都明确指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所以,在对任何一个单元进行讲授之前,小学语文老师都需要引领小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有效的研读,为小学生的阅读提供正确的指导。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材料当中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应用多种方式对难懂的句子进行理解。写身边的一个人,试着写出这个人的特征。”从单元要素来看,要想使得小学生充分理解句子的含义,进一步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就需要在“难懂的句子”以及“理解”上多下功夫,这是小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的基础。与此同时,此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此单元的文章都是叙述身边人或是名人的童年生活趣事,这与此单元的习作内容也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在实际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老师需要以单元语文要素为基础目标,科学选取课程教学内容,以此来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二)从课后练习当中对语文要素进行寻找
课后练习是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也是教学材料编排人员意图的重要体现。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材料当中,语文要素主要通过课后练习或是泡泡提示语的方式进行揭示。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老师需要通过课后练习来对语文要素进行进一步的落实。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材料当中第六单元的课文,基本安排了几道课后习题。这些习题都是直接直接指向小学生理解某一句子含义方面的,充分体现出了语文素养的需求。所以,在对课后习题进行讲授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老师不可以将其当做单一的习题进行讲授,就题讲题,而是需要从关照全文着手,围绕触及到语文要素的问题,选取各种方式,引领小学生进一步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当中去,以保证语文要素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当中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三)从“交流平台”当中对语文要素进行寻找
《语文园地》当中的“交流平台”是以学习伙伴沟通以及交流的方式将语文要素具体化,其是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梳理以及归纳,是对课后练习的有效整合。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将“交流平台”作为基础,对语文要素进行进一步的强化教学。
结语: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应用敏锐的目光,努力发掘出课文的语文要素,并根据语文要素来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精准的确定,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使得语文要素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当中得到进一步的落实,更为有效的培育小学生的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汪春秀,邹小红.关注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整合教学——以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J].湖南教育(B版),2020(04):30-32.
[2]郑水娣.小学语文中年段统编版教材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12):92-93.
[3]魏斯化.习作语文要素的教学转化——统编版四(上)习作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J].教育视界,2019(1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