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标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覃海条
[导读] 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越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小学高年段的阅读教学,

        覃海条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成团中心小学,545103
        摘要: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越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小学高年段的阅读教学,虽然现阶段阅读教学已经慢慢开创了新的教学模式,但问题仍然存在,比如,语文教学缺乏有效性。小学教育水平是培养学生基本态度和理解能力的重要一步,小学教育可以反映中国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在阅读学习时会展现自己的个性,在阅读创新和学习能力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引导,确定阅读学习目标,创新的阅读方法,培养积极心理,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语文阅读定义为是学生,教师和课本之间的一个协同对话过程,同时也是语文课程的标准。语文课本凭借明确的目标,有计划的步骤,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是学生完成语文阅读的整个学习。阅读活动是学生积极思考、加深理解和反思的活动。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和教师一道来感悟语文阅读的魅力。
二、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和实施,其中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明文规定,指的是学生和教师以及文本之间的一个协同对话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引导实践。新课标的实施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的规范,要求更高,同时也需要将教学目标更加的明确,以实现阅读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文化素养。
        新课标的实施,强调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教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呼吁教师明确小学教育的目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新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理解和发展的能力,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学习新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在达到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更加增进自己的知识储备。为了实现小学教学的目标,教师必须改进教学策略,改进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动机和阅读行为。
三、基础性和作用
(一)提高文化意识、观点和意识
        新课程规定了学生对阅读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通过继续阅读,他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最好的中国文化和丰富历史,而且还可以了解西方文化的不同根源和文化资源,从而促进健康的发展。比如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将心比心》,通过这篇文本的阅读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人们内心之中的一种情感,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是善良的心也随处可见。
(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是良好的语言基础,直接影响他们的阅读能力的学生吸收材料的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学习学习别人的技术和特点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重要作用
        阅读的调节作用在中学生和中学生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尤为重要。按照语文教学的标准,阅读是一种尊重个人个性的行为。特别是,学生阅读活动的问题和经验以及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动机和水平的主要因素。

在小学高年段,由于一些老师不明确他们的教学的目标,这使得学生不适合获得知识、情感和提高技能,所以他们的阅读表现仍然很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课程的明确定义,缺乏相关性,甚至存在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缺陷。
四、阅读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和好奇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玩是他们的天性,因此让学生感到有兴趣,充满好奇心的莫过于游戏和玩。对阅读天生感兴趣的学生毕竟在少数。因此要使学生能够令越到语文阅读中的奥妙和魅力,就需要教师来进行专门的引导,比如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一文,老师会问一个问题:你对生命的看法是什么?你知道生命需要什么吗?通过各种问题的提问是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让他们去探讨生命的意义,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带领大家进行阅读和朗诵,一步一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在朗诵完毕之后,可以让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来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对刚才赵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在进行回答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答案来进行分析,同时让学生来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文章。比如通过植物的盛衰,来了解生命发展和完成的整个过程。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适当的引导,同时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因此就需要对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样才能够保持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的阅读量不断增加,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比如,可以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阅读书籍,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自身阅读的兴趣以及知识的储备量,同时也能够为其他的同学带来更好的阅读文本[1]。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的孩子在教育过程中体验或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学生对课文以外的东西变得更有兴趣,使学生们能够在认真接受阅读内容的熏陶,丰富自己的阅读知识体系。
(三)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师试图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灵活地处理学习环境,从而引起学生对教学的兴趣。创造“情境”的基本概念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和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建立重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具有传染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不太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更好地反映积极教学的心理[2]。
(四)合作交流,体会感悟
        在新课标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促进独立的思想、经验和语文技能。鼓励学生在阅读期间建立更多的联系,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了解阅读文本的背景和理解的意义,以及表达的重要思想。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尊重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3]。
结论: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已经是一个新的阶段,通过阅读能够使学生多识字,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阅读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小学阅读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向小学生讲解阅读的重要性,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增加学生的阅读知识和储备量。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阅读知识和阅读量。
参考文献:
[1]陈丽.探究新课标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21):P.222-223.
[2]巴音其米格.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C]//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2019.
[3]于飞鸿.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2018,000(018):P.182-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