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康
安徽省亳州市黉学高级中学 236800
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少教多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改变“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我们以“少教多学”为前提,围绕“大单元”教学新理念,就组织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活动展开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多种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方法分析
我们所说的大单元教学,即在尊重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教学标准和学科教材的基础上,将在知识本质方面存在内在联系的多元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课内外教学资源形成一个整体,最终在更丰富的资源支持下以更加系统、全面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更深入的综合探究。而核心素养,主要在于从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理解并运用学科的能力。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有助于设计更高质量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语文领域更持续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形式,目的在于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使之学会如何鉴赏文字之美,这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之一。也就是说,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活动,积极落实大单元阅读教学。例如,在人教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课程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先对教材文章特征(刻画人与自然关系的写景抒情美文)展开分析,再寻找其他同类型文章,引导学生在大单元模式下展开多元阅读。在多元阅读中不断分析文章文字之美、语言魅力,学生的审美鉴赏、文化理解能力必然会实现更好的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逐步实现。
二、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打造互动型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讲解,而学生只是机械而被动的接受和记忆”。其实,这样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学只是表面而肤浅的认识,是教师“自我感觉”的满意取代了学生的感觉。结果是课堂上学生无发问,犹如一潭死水;教师的提问,学生都是记忆中的标准答案,犹如一堆录音机。自然学生也就“提不出题”。让学生亲身体会、亲手实验,才能使他们真正学到知识。教师“多教”其实是劳而无功的,学生的“多学”才是学生获得真知的有效途径。与“多学”相伴的是“多问”、“好问”。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生动、有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互动,及时对学生的问题予以回答和解决,建立正向积极的师生关系,打造新型互动的课堂,顺利推进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
三、分享展示,放飞个性
高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开朗、天真浪漫的青春时光。他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为敏锐的感知能力,而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也正是希望学生带有丰富的想象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生活,从语文课的知识海洋中任意遨游。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紧跟时代的要求,才用科学合理的大单元主题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天性,充分思考,认真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老师可以围绕某一节的课题,组织学生们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去。在保证学生的安全基础上,让学生在教室以外的环境中学习课文知识,并且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这种形式可以使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状态下,接受教师的传授。学到更多的新知识,并且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快速提高语文成绩。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不但是教师的角色转变,同时也是学生角色的转变,让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的学习者变成了主动接受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放飞个性,并且感受到了教师展示给自己的大自然氛围。因此,这就是分享展示,放飞个性的教学方法。如此反复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延伸,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从一个授课者的身份成功地转变成协助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渗透大单元传统文化,提高文化传承意识
毋庸置疑的是,高中生在当前阶段学习的语文知识,是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言文字内容的提炼和总结,是传统和现代文化的融合。而无论是单一的现代文化、传统文化还是二者的融合,都是具有极高传承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如果让高中生在学习教材所呈现的精炼内容之外了解更多传统文化,必然可以让课堂语文教学发挥更积极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重要意义及其传承价值形成更深刻的理解,促进其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以及民族责任感的进一步提升,这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之一。
“少教多学”视域下构建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掌握语文知识,不仅对其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等基础素养的发展大有裨益,同时还可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高中语文教师应在对此形成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积极通过大单元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在新教学模式下全面、深入探究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贾桂强.大单元视域下“生长式语文课堂”构建[J].中学语文,2020(29):3-6.
[2]高玉叶.大单元整体学习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初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