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探析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蒲俊霞
[导读] 随着新课改以及教育部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指导意见的不断推进和落实

        蒲俊霞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七一宝轮小学,四川 广元
        摘要:随着新课改以及教育部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指导意见的不断推进和落实,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针对性的选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探析这一角度,展开相应的研究论述。首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进行分析,随后论述通过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方法,最后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入拓展阅读以及实践性阅读指导的策略进行阐释。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实践性
一、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分析
        根据《人民教育》以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等专业机构对小学语文阅读的相关调查研究可知,现阶段各个小学在阅读教学以及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上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进步性,但是部分旧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且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有两个最为突出。首先是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活动的兴趣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阅读保持抵触情绪。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对由于识字和阅读理解能力等的短板而导致的阅读困难,不喜欢阅读的内容,或者对阅读缺乏重视等。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直接关系到阅读效果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其次是对语文阅读的具体安排仍然缺乏有效的教学设计。部分小学语文老师会选择将语文阅读时间直接交给学生们进行自由阅读,不做限制,或者对阅读范围进行一定的界定,并作出简单的讲解,并没有做出具体的教学安排。虽然自由阅读是语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严谨的阅读指导教学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后者往往被忽视。
二、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进行专门的引导培养,为后续的阅读教学的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引导,可以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进行选择,比如小学生们对于篇幅相对较短的童话故事和探险小故事的兴趣要明显高于生活小散文等题材,则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优先选择童话故事和探险小故事来作为兴趣引导的内容。同时考虑到小学生对于图画的喜爱,可以针对性的选取一些和故事情节相关的插图来进行辅助阅读。
        除此之外,对于故事中的一些生字词等,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在阅读开始前进行专门的讲解,让小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其读音和意思,确保同学们在接下来的阅读活动中保持较为流畅自然的阅读状态。

在同学们阅读完毕后,小学语文老师可以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进行提问,确保同学们可以较为轻松的从阅读材料中找到正确答案,同时小学语文老师对同学们做出热情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增进同学们的阅读思考体验。接下来,小学语文老师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和主旨等,设置一个开放性的论题让同学们展开思考讨论交流,比如在经典童话《守株待兔》中,设置“假如你是农民,你会怎么选做”这样的论题。这样的讨论活动可以有效调动起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的热情,对于阅读兴趣的养成有着直接的推动效果。
        小学语文老师还可以运用一定的语言艺术,来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以此引导和培养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比如小学语文老师从童话故事中找到一个较为精美的配图,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吸引他们主动阅读这个配图背后的故事。或者对一些阅读书目中的有趣的内容进行循序渐进讲述,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对书本进行阅读。
        小学语文老师在具体的阅读兴趣引导方法的选取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取舍,最适合本班同学的方式,便是最好的方式。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入拓展阅读和实践性阅读指导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设计上,有两个重要的设计方向,分别为拓展阅读设计和实践性阅读指导设计。前者重在有序拓展小学生在同一阅读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后者在于帮助小学生将语文阅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
        在拓展阅读方面,虽然也可以根据小学生的个人理解与想法进行调整,但整体来说,小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要远低于小学语文老师,因此本部分的教学设计主要由语文老师根据自己对阅读主题的理解来进行设定。在智慧与偏见的阅读主题下,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选取《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等故事,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首先进行逐个的单独阅读教学,让同学们对每个故事都有整体的理解,随后小学语文老师点名其中的智慧与偏见主题,让同学们对三个故事中的智慧观念与偏见观念进行自主的寻找阅读,并且对比不同故事下的独特描写,从多个角度增进对智慧与偏见的理解,进而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对智慧与偏见的理解等具体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巩固。
        在实践性阅读指导设计方面,小学语文老师注重将阅读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关联。以《纸的发明》为例,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专门收集整理一些相关的材料,在课堂上分发给同学,让同学们按照故事中的描述,自己模拟和构思纸的发明与制作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性安排,可以帮助小学生们从心理和认知上生动形象的将书本与实际生活关联起来,提高小学生对阅读的喜爱和接受程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小学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们进行实地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加真切的使小学生们感受到阅读与书本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王亚,骆文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01).
[2]胡振燕.有序·适度·高效---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1).
[3]罗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