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欣蕊
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 710061
摘要: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好处颇多,可以极大地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还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但在笔者实习过程中,发现幼儿园在音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此现象,笔者以实习所在园所西安市某幼儿园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此幼儿园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音乐教学资源的配备、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教师的音乐 兴趣、音乐素养,对幼儿的音乐教育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还通过采访,对幼儿在音乐教学中得到的知识,对音乐的理解和探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最后,笔者通过归纳、分析所收集到的数据和案例,发现该幼儿园在音乐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据此给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并对幼儿园音乐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西安市;幼儿园;音乐教学资源;调查
幼儿音乐教学,就是对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音乐教学实践当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获得的信息资源等,采取科学有效的"互动课堂模式"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各类音乐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全面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为幼儿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带领幼儿感受音乐,帮助幼儿领悟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使幼儿能够真正把握音乐的内涵意义,从而达到对音乐作品的全面理解。
一、参加音乐培训,加强自我教育
幼儿园需要为幼儿教师提供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音乐培训形式,比如聘请专家进行音乐活动组织方式的讲座、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对优秀公开课例进行观摩学习等。通过此类多元化的培训,增加幼儿教师对音乐教学相关知识技能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以便幼儿教师广泛了解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组织的相关知识。幼儿园定期组织音乐观摩课活动,聘请专家讲座和网络研修,不断锻炼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实际上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幼儿园教师音乐素养。
一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应该是一个拥有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教育者,一个学习化时代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习者,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建构的研究者。当下互联网科技迅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幼儿教师获取学习资源,幼儿教师也可以在工作中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集各家之所长, 提升自身的钢琴技能、歌曲弹唱技能及编配技能,进而将其运用到日常活动组织工作中。在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对于幼儿性格的良好启蒙和对于音乐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从而提升幼儿园整体的音乐教学水平。
二、依据幼儿年龄特征分配教具,发挥不同教具的优势
诶德加·戴尔(Edgar Dale)著名的“经验锥形”模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媒体选择工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列出了12 种媒体与练习。为保证儿童学习的有效进行,应尽可能的从锥形底部开始,即儿童年龄越小越要提供“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调动儿童各种感官充分与物体、动物、他人进行物理接触,在实践中学。这一模型启示我们幼儿教师在选择和制作教具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境的需要,而且也要考虑教学任务、教具的物理特性以及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特别是幼儿的年龄特征,是教具选择、制作和运用的主要依据。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结合不同音乐教具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利用。
打击乐器可以作为歌曲伴奏的形式之一,能够十分形象地带领幼儿探索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 和音调的高低等;音乐游戏相关的教具可以提高幼儿参与演唱的积极性,同时可能为幼儿演唱提示部分歌词;多媒体等教具可以展示图片、音频、视频等,创设生动的情境,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认识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单调走向多彩,极大地丰富幼儿的心理活动,获得更为新奇、深刻的印象,使幼儿很快融入到音乐活动中。幼儿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应根据活动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具辅助。教育在发展,教学艺术要提高,教学手段要革新,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勤思考、勤总结,灵活运用各种教具和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主动学习。
三、识别、筛选和运用教育资源库,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幼儿园不仅要加大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而且应当鼓励幼儿教师提高对音乐教学信息资源的识别和筛选能力,将音乐教学信息资源运用到日常的音乐活动组织过程中去。在 活动正式实施前,教师可以利用多个教育资源服务公共平台获取与本次活动有关的教育教学信息,从中借鉴相关教学经验,结合本班幼儿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活动目标和活动重难点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资源的结合,经过幼儿教师的适当利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从而大幅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质量。
教师不能盲目地使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包、一味地去依赖它,而应该把它当作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如果过度地使用教学资源包,幼儿教师的头脑会处于一种“罢工”状态,思维得不到拓展。长期依赖教学资源包,会使幼儿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力得不到提升,甚至逐渐退化。并且,每个幼儿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与教学风格,对待同样的教学资源包,幼儿教师应融入自己的见解对其进行调整和重组,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包对我们来说纷乱、繁杂,可是只要我们会用、活用这些资源,它们就会成为我们活动组织过程中的得力助手。
四、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曾告诫我们,“不要让孩子在还不能爱上学习的时候就厌恶学习。”要让教育回归于幼儿本身,幼儿教师是幼儿音乐活动的促进者,需要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索,而不是一味地主导整个活动过程。
一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化时代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习者,一个拥有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教育者,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并自我建构的研究者。很多幼儿园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比较模糊,在幼儿园教学时糊里糊涂,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是把学习和培训当做一种任务去完成。作为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明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同时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意识到提高自身音乐素养的重要意义。“如果不在根本上变革目前僵化、刻板的以书本知识为主,强调基本功训练的教育模式,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激情、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我们的学生很可能在未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时,其创造力就已经被抑制甚至扼杀。”要将学习放归于学生自己,教师是促进者,要引导学生,而不是一味的主导学生,在笔者自身也要进行改进,提高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音乐开发的基础上,要让儿童也参与进音乐的创作中。
由于缺乏专业、全面的专业培训,幼儿教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学习往往浅尝辄止,无法进行深入理解,造成片面强调某一原则或仅限于知识层面的识记,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精髓无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整合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走出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尊重幼儿的认知发展方式,为幼儿提供多种感受与即兴创作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体验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根据幼儿教学特点来看,幼儿教师必须要首先明确自己的教学活动任务与活动目标,使奥尔夫艺术思想变得更加突出,注重培养幼儿的乐感,将经典性、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进而引导幼儿的音乐学习。
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供了载体。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制作教学课件、教学微视频等,与微课方式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幼儿音乐教学的效率。也可以通过将音乐作品与影视作品、视频资料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营造音乐情境,为实施音乐情境教学提供前提。此外,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教学重点和目标提炼出来,引导幼儿全程参与到音乐教学的每个过程和环节之中,有效地实施奥尔夫教学,更好地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进而提升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