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莹
甘肃省妇联第二保育院 730010
摘要:在幼儿园各种教学活动中,手工制作活动除了能够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之外,还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幼儿在手工活动中可以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究和创作,能够运用一些可塑性强的材料制作出特定的艺术作品。另外,由于年龄原因,幼儿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手工活动在最大程度上契合了幼儿的这一特点。为此,幼儿园就需要树立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意识,提升手工制作活动在日常教学中的比重,转变传统的手工教学思路,引导幼儿利用好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将其“变废为宝”,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激发手工兴趣与热情,并且不断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更好的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手工活动;创新能力;探究能力
引言
对于幼儿来说,手工制作活动能够让其亲身体会到自主创作过程,通过对一些可塑性较强的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幼儿创造力的大门被打开了,其探索思维和创新思维也能够得到极大地发展,为了提高手工制作活动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积极发掘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如废纸箱、旧饮料瓶、落叶等等,教师要让幼儿充分开动脑筋,大胆地寻找创作灵感,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创作、爱上创作,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一、优化教育环境,搭建创作平台
幼儿正处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的年龄段,外在环境的刺激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幼儿教师要注重幼儿园教学氛围的建设,让幼儿能够时刻都处在开发思维能力的氛围当中。例如,老师可以在楼道、走廊、宣传栏和班级风采角当中设置手工展示区域,让幼儿能够时刻都欣赏到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结合不同幼儿的特长,设置如“剪纸吧”、“纸箱城堡”等不同的区域,让幼儿能够自由大胆地进行创作。
二、巧妙利用废物,丰富手工活动
在进行幼儿园手工活动时,除了要利用好橡皮泥、积木等教学道具之外,还要注重挖掘生活中常见的手工材料,如旧报纸、广告画册、饮料瓶等等,利用这些废旧材料来进行手工创作,不仅能够节约成本,同时还能引导幼儿养成观察生活、利用生活和节约的良好习惯。
因此,教师可以在幼儿园门口设置“变废为宝百宝箱”,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一些生活中不用的废旧物品,并且进行分类整理。幼儿开展手工制作活动,能够充分提升想象力与创造力。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与幼儿共同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如在“服装制作与展示”这节活动中,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回收的旧报纸、塑料袋等物品,共同制作服装,在服装制作完成后,幼儿还可以与家长一同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幼儿的创造能力,而且还增加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三、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制作兴趣
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老师在进行手工活动时,必须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基础,充分挖掘富有趣味性和教育价值的手工内容以此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剪纸作品具有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能够极大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此,老师就可以在教室里悬挂一些剪纸作品,让幼儿在形态各异的小动物、优美秀丽的风景画中感受到剪纸的无穷魅力,从而产生对剪纸手工课程的兴趣与热情。
四、注重多元整合,增强创新意识
将手工活动融入到幼儿游戏教学当中,能够提高手工活动的效果,对于幼儿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有极大地帮助。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小猴的蛋糕店》这一手工活动,为幼儿创造如下的教学情景:小猴子新开了一家蛋糕店生意十分火爆,由于蛋糕的制作速度供应不上蛋糕售卖的速度,因此小猴子要招聘几名糕点师。这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或教学道具为幼儿展示蛋糕的特点,让幼儿自主探究制作蛋糕的流程和方案。随后,教师就可以让所有的幼儿都投入到蛋糕制作的过程中,利用橡皮泥等材料进行制作,然后让幼儿之间开展互相评价,选出一个“金牌糕点师”。
五、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园手工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能够极大地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这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老师要结合幼儿的自身特点,挖掘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为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袁晓燕.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协调性和思维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8):294-294.
[2] 李春芳. 创意手工制作活动对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效果分析[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 035(008):P.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