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成长——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冯佩珍
[导读]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启蒙阶段,更是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阶段
        冯佩珍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奇槎幼儿园, 广东 佛山 528248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启蒙阶段,更是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阶段,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大范围普及,人们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休闲娱乐上。之前遍地可见的书屋,已然悄然消失。甚至连各大城市的图书馆人流量也在逐渐减少。然而在超市的图书角,却能看到一个个儿童席地而坐,捧着一本本书读的津津有味。这便是教育引导的结果,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就是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字:幼儿园;亲子阅读;有效性;策略探究

        引言:亲子阅读是增加亲子关系的有效途径,也是家庭教育的常用手段。通过亲子阅读,家长可以教会孩子很多处事的道理,也能锻炼幼儿的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幼儿积累知识。那么什么样的亲子阅读,才是有效的亲子阅读呢?本文将会作全面分析,希望与各位家长和幼儿教师们共享。
        一、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段的读物,保证幼儿理解阅读内容
幼儿园孩子基本都是3-6岁的幼年儿童,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亲子阅读的内容,要选择积极向上,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读物,以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或者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为主,这样就能保证幼儿听得懂,喜欢听。而故事内容丰富有趣,更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保证亲子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3、4岁的幼儿,就可以适当的选择绘本故事,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助的故事,家长给儿童讲故事的过程中,是当带入角色,带上感情色彩去阅读,给幼儿带来听觉和情感的冲击,这样能够保证幼儿集中注意力。另外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幼儿看绘本上的人物和景物,并适当加入一些互动。在绘本阅读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图,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加入自己的想象,讲出一个连贯的小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到5、6岁的幼儿,就可以选择稍微长点的故事,像小猫钓鱼,猴子摘月之类的500到800字的小故事,读给幼儿听,家长在阅读的时候,要关注幼儿的表现,如果发现幼儿没有认真听,要及时拉回幼儿的注意力。在阅读完了之后,要提问幼儿,最喜欢这个故事的哪个环节,为什么?给到幼儿表达的机会。最后家长做总结、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在参加亲子阅读活动之后,有成长,有收获。也是亲子阅读活动是否有效的检测手段。
        二、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做亲子阅读,保证幼儿阅读内容丰富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推进,互联网资源已经受到了社会足够的重视。首先,互联网平台具有丰富的资源库,调用方便,使用成本低,且呈现效果好,使用起来省时省力。但是互联网资源在利用过程中,需要做选择和分类,家长应该有目的的帮助幼儿选择出适合幼儿阅读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利用互联网资源,可以找到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阅读的素材,甚至互联网可以配视频和合音乐辅助幼儿阅读,从而达成帮助幼儿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互联网阅读多用于幼儿古诗词阅读,幼儿记忆曲线下降时间长,且幼儿阶段记忆的内容,经过后期的多次复习,容易形成永久记忆。所以幼儿阶段可以给幼儿多积累一些古诗词内容,其实也是帮助幼儿未来的学习减负,在幼儿上小学,初中时,一些之前已经完成记忆的古诗词,就只需要复习加强记忆就行。但是毕竟古诗词作为高级文学素材,对幼儿来说理解困难,即便是家长给幼儿分析了了诗句的大义,幼儿也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之前幼儿教育专家针对幼儿的记忆曲线做出研究,研究结果证明色彩鲜明的图片,视频更有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并促使幼儿记忆曲线延长!而在互联网资源中,古诗词阅读一般都是白话解释和视频动画配合的呈现的!具有故事连贯性,更利于幼儿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加强记忆,从而保证幼儿亲子阅读效果!所以建议家长在给幼儿进行古诗词背诵的时候,可以适当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达成。促进幼儿理解记忆,保证亲子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三、借助互联网平台相互监督阅读成果,确保阅读活动的持续性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阅读也是一样呢,想要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成的事情,需要通过阅读活动不断的积累,帮助幼儿积累足够的素材,让幼儿有足够的机会,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日复一日的长期阅读,就会让幼儿的各项能力逐渐得到改善和提升。所以亲子阅读活动的持续性是保证亲子阅读结果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家长白天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下班还需要负责孩子的日常学习和教育,尤其是亲子阅读,需要长期坚持的活动,在没有监督体系的情况下,更容易懈怠。因此,幼儿教师会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一个点评回馈机制,要求家长每次进行亲子阅读后,都需要在进行打卡,而幼儿教师会对家长带幼儿做的阅读内容进行点评,针对部适合幼儿阅读的内容,对家长提出要求,要求及时更换阅读内容,而针对亲子阅读的连贯性,内容合理性,幼儿参与度以及负责任的家长提出集体表扬,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幼儿的阅读积极性,还能够树立班级标杆,引导其它家长的阅读活动,向优秀的家庭看齐。在相互监督,有指导,有点评的环境中完成亲子阅读,更能保证幼儿的亲子阅读效果。
        结语:其实亲子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增加亲子关系,提升幼儿的认知、理解、表达等综合能力,更能够锻炼幼儿的专注度,丰富幼儿的基础知识储备,是现代幼儿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环节,也是幼儿家庭教育中,意义深重的一个教育项目,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赵颖.“亲子共读”中父亲参与程度现状调查及指导策略——以甘南州合作市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20,25(01):91-95.
[2]王雅.家庭亲子阅读——做一名“读爸”[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38.
[3]李姬.早期阅读中亲子共读的问题与实践路径探寻[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6):19-22.
[4]冯蕴.亲子阅读的现状调查与建议——基于大连市金州区第三幼儿园样本[J].亚太教育,2019(01):6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