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陈以平
[导读] 数学作业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的质量,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
        陈以平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六塘乡三坪小学校   重庆  石柱  409100
        摘要:数学作业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的质量,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中可以把作业与教材知识内容加以趣味性的链接,改变过去作业枯燥无趣的特点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的过程中要适当给予学生肯定的评语,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引言:数学作业是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会受到数学作业的设计和作业评价的影响,从而又影响到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在过去的数学教学模式中,作业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提到作业就觉得是一种负担,做作业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抄作业成为了常态,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怎样才能让作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理念的更新,学者认为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从形式、层次上进行优化设计,做到内容有趣,知识丰富,理论联系实际的效用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数学作业的合理设计
        1、设计的作业要有趣味性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便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过去的教育中,提到作业就是单纯的做习题,或背公式。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是很难提起学习兴趣的,从而降低学习效率,所以要想改变这种情况便要增加作业设计的趣味性。要把作业题型设计得活一点、新一点、奇一点,把知识,训练寓于趣味之中。这会让学生感觉作业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有趣的,轻松地活动过程,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还提高了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了一年级的认识图形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一些什么东西像圆,什么像三角形等。[1]
2、设计的作业要有层次性
        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缺点。就拿学习来说,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有高便有低,所以我们便不能拿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人。并且教育部在最新小学数学的标准中也说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通过采用合理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每个人都能获得自身不同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个别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实现分层作业。比如,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后,教师可以把作业分为理解并记住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些与分数性质和意义有关的习题,和分数性质和意义衍生的习题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
3、设计实践性的作业
        很多人都存在一个错误的观点,认为学习知识便是为了能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不可否认这其中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圆柱的面积和体积后,老师便可以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下去思考如果家里要做一个圆柱行的东西,怎样用一个固定的材料制作成体积最大的圆柱;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体积后,让学生思考如果要搭建一个花园,需要多少搭建的木板,要花费多少钱。所以作业的设计中要增加实践性,让学生能够把课堂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亲身参与实践,才能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4、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在我们的印象中数学是严谨的,数学的答案也是唯一的,只能有一个答案。这样便容易固化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缺乏活力,而数学这门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又极为重视,这样便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便要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思考,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这样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与深刻性,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例如:学生在学习三年级下册两位数的乘法时,老师便可以让学生去超市购物,计算并找一下什么东西的价格是两位数的,要买两位数件数的这种商品的价格又是多少。通过这样学生能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能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5.设计自主性的作业
        小学数学课程重视的不是概念的理解和推理,而是学生对问题的假设和猜想,对问题的深层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学生才是主角,所以学生理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自主决定是否需要做这个作业,如果自己都懂了便可以不用做,这样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做学习主人的感觉,从而增加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教授完新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的内容的理解来给自己出题,然后在班级里展示;对作业的完成步骤进行演示与讨论,寻求更加准确简便的问题解决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践问题进行解决。[2]
三、数学作业的评价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作业的评价中便要求老师要通过评语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感。首先,教师再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时除了有等级外还要给予学生评语。以教师对学生的评语也是富有艺术性的为例:教师应尽量使用一些肯定的话语。如“又进步了,继续加油”“棒棒棒,你最棒”等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使用一些否定的话语。如“你就不是学习的料”“你真笨”等这样的评语,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要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作用。学生都有被尊重、被表扬、被认可的需要。积极向上的学生他们重视自己的作业成果,他们需要得到老师的认可;得到老师的认可,会为他们增加学习信心。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作业的合理性设计与评价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小学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海翔.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1):72.
[2]杨丽.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对策探究[J].新课程(中).2017(12):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