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苏銮
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410006
摘要:校本作业的开发与分层是近几年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的项目,开发的过程及应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就我所经历的校本作业开发与分层进行总结,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校本作业 ; 作业分层 ; 作业开发
前言
自从教育局规定中小学学校不能统一给学生定值课辅资料以来,许多学校就开始了自己的校本作业的开发,我们学校亦是如此,我们开始的时间甚至比教育部发布禁令更早。之所以开发校本作业是为了能有更适合本校学生的情况的作业,让学生的作业达到更有效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1】。同时我们在校本作业的开发中还进行了作业分层,这也正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下面我就我所经历和参与过的初中数学学科的校本作业的开发与分层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起源
由于教育部规定中小学校不能统一给学生订购课辅资料,对于数学学科,教材及教育局配套的基础训练上的练习只能训练部分学生的基础,对于提升与应用部分的练习,许多学生有些吃不够,而这些吃不够的知识对于学生的中考及思维能力的训练又是必须的,所以我们需要一本适合学生学情,又能兼顾各层次学生情况的配套作业,基于这种情况,教科室发布了开发校本作业的通知,我们数学组积极响应,各年级都开始了开发自己的课本作业。
二、开发与探究
校本作业的开发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所开发的作业需要符合学生的学情,又要兼顾各层次学生,当然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最了解学情,也是最清楚学生在哪些方面最易出错哪些知识点需要多加强练习的,所以一线教师来开发校本作业是最具说服力的。但真正开发作业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一线教师本身的教学任务又重,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编制作业,这时就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各备课组将一学期的全部内容均衡分配到每一个教师,每名教师负责几个课时的内容,统一规定模板与编制要求。每名教师根据总要求来开发自己负责部分的内容,最后再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审核,最后才能定稿。
新课要求,每一新课时时我们主要制定三个层次的练习:基础夯实、能力提升和拓展应用(可能有些编排时直接命名为A组、B组和C组题),这样设计有助于教师进行分层作业的布置。对于重点需要训练的知识点还会视情况加入专题训练,各章节末编制单元复习与单元测试。
毕业班复习作业,一轮复习各基础知识过关,再编入与此知识点相关的往年中考题题,最后再拓展延伸。二轮复习主要是专题练习,此时的作业常见两种形式,一是专门对应专题训练,二是对应专题训练2-3题,其他加入一些基础知识检测,在训练专题的同时也对所有基础知识进行一个强化。三轮复习是进行最后的查漏补缺,主要针对前两轮复习中学生问题较多的地方再进行强化训练。
以下是我参与开发的“切线的性质”新课作业。
切线的性质与判定【2】
一、基础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垂直于⊙O的半径,则AB是⊙O的切线
B.经过半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C.经过切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那么这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2.如图,在△ABC中,AB=AC,∠B=30°,以点A为圆心,以3 cm为半径作⊙A,当AB=________cm时,BC与⊙A相切.
3.如图,△ABC的一边AB是⊙O的直径,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C是⊙O的切线,你所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_.
9.如图,AB与⊙O相切于点C,∠A=∠B,⊙O的半径为6,AB=16.求OA的长.
三、拓展提升
16.已知如图,以Rt△ABC的AC边为直径作⊙O交斜边AB于点E,连接EO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点F为BC的中点,连接EF.
(1)求证:EF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3,∠EAC=60°,求AD的长.
三、分层与应用
我们自己根据自己学校学生学情开发的作业,在教学工作中应用起来会更有效,但各班级老师也会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部分筛选,也就是作业分层。
对于能力较差的同学只需完成基础夯实部分,能力中等的同学完成基础夯实和能力提升,能力较强的同学三个层次的作业均完成。各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各层次题目里面的进行筛选,这样既可以兼顾能力较弱的同学进行基础训练,不至于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同学能“吃饱”,达到思维的拓展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样的分层作业比之前的统一作业,学生的反馈较好,学习效果也有所提升。
四、反思与建议
校本作业的开发与分层确实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效果,但在这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1)作业开发需要搜集许多资料,每一课时考虑问题都需要很多思考和探究,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较多,由于一线教师教学任务重,很多时候会兼顾不过来;(2)每一期的作业开发都是十几个老师各负责几课时,最后合并起来的,最后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3)由于教科室没有统一将各年级开发的作业收集起来,导致每一年都需要老师重新开发,有些浪费资源;(4)由于一线教师每个人的编辑文档能力不同,且没有进行系统培训,最后会出现一些排版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学校可以将各年级已经开发好的课本作业全部收集好,安排专人进行排版,同时每一学期收集老师们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每一年需要更新的知识点及题型,立即进行资料更新,这样我们的校本作业才会越来越优,也不至于每一学年老师们都要花大精力重新再去开发一次。
五、结语
校本作业的开发及分层是一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达到优化资源的目的。同时它还需要学校与老师齐心协力去配合研究的,也是不断探究更新的项目,“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
参考文献:
【1】孟玉梅,孙淋玉,设计数学分层,激发学生爱上作业【J】,数学教学通讯,2019(9):78-79
【2】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初三数学组,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数学校本作业九年级上期【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