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导练”教学模式的构建路线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王志平
[导读] 随着我国课程教育的改革,新课标倡导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王志平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上庄乡中心小学    074300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教育的改革,新课标倡导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不在符合当下要求,教师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学、导、练”教学模式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有着以往传统教学理念所不具备的优势,使教学高质量化、高效率化。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学、导、练”教学模式及其构建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学导练;小学数学;构建
        【正文】“学、导、练”是基于新课程改革标准下提出教学理念,主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在其中其引导和辅佐作用。其本质是将课堂归还学生自身,主张学生先学,学后再教,精准引导,教学相长。将“学、导、练”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质量。基于此,以达到促进学生知识、智力、分析、解决等能力全方面发展。
        一、?“学、导、练”内涵简析
        “学”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对于学生而言,自然是基于课程教材内容的预习和自主思考,以及在课堂中紧跟老师思维和课后习题训练学习。从教师角度来讲,即是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按照要求全面备课和学习,并规划教学日程,创设问题情境和汇编达标习题。“导”主要针对教师而言,主要要求教室能够正确指导、引导学生学习方向,培养自主学习和探讨能力,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练”就是指在课堂教学或者章节学习后,教师对学生或者学生自主进行知识能力练习,从中实现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给与有效指导。所以“学导练”是师生的双边行为,教师和学生是“学导练”课堂的效率共同体。
        二、小学数学“学导练”教学模式的构建路线
        2.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明确课堂教学,目的就是在“学”阶段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和目标。只有学生知道课程学习的内容,在自我预习时有目的地去思考、去了解。小学数学教学应当遵循这种规则,让学生在听课之前有目的地自习预学,知道自己不会的地方,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数学知识,能够养成自主学习和分析思考问题能力,增强自身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明确告诉学生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目标,并提出之前设计好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去思考。比如教师可以提出“图形是怎么命名的?”“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有哪些?”“长方形、三角形与圆的不同特点”等等问题。这些问题要以小学学生为基础,不可过于繁杂深奥,又要兼具一定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以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2.2正确指导学生学习过程,讲解学生不懂之处
        此处主要论述“导”这一过程,其工作主体为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师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应该积极、充分且全面地备课,以应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这里的“导”对于教师而言,即包括传统的授课教学,也包括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正常知识点授课外,还要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和如何去正确有效地学习,同时讲解学生不懂和发现的问题,及时消除学生内心的疑惑。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章节教学时,教师就可从四则运算出发,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简易方程与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自主思考和联系能力。同时在课程教学以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解答简易方程,比如“12+3x=24”、“5x-6=24”等等。从而,教师再从简单的数学式方程计算引导过渡到更复杂一些的应用题型。
        2.3注重课堂练习,注重及时、创新等元素融入
        注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预留课堂时间,当堂练习所学内容。这既有助于检验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和内容掌握程度,又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将理论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题型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数学课堂练习教师应注重及时和创新元素添加。注重及时性能够在学生有效记忆阶段起到知识巩固和强化作用,而注重创新设计则是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和转化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加强对学生的练习。这种相对而言较纯计算的章节,更需要及时练习以培养学生认知仔细的好习惯。同时教师对其可以进行创新训练,比如说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富有简化方法的计算:像“13.6-10.2+6.4-3.8=多少”问题就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联系之前学过的运算法则,进行创新简单作答。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日益注重小学自主独立、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学导练”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通过做好学生预习和指导工作,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及时有效地进行学习检测,融入创新元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学导练”模式,努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代文英.小学数学“学导练”教学模式的构建路线[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3):71.
        [2]周秀丽.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上),2018,(08):160.
        [3]包洪炜.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学、导、练”教学模式[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9):83-84.
        [4]曾淑会.浅谈小学数学“学—导—练—拓”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8):61.
        *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研所“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阅读导练”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92013)的相关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