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第四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开展,还有一些教师仍未紧随教育事业的进步革新教学方式,没有贯彻“学生本位”的理念,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兴致阑珊。在数学课堂上,不妨多设计问题来做好各项课堂活动的衔接,学生能始终保持热情。文章先总结分析教学中影响提问效果的因素,然后总结几点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
引言:
传统课堂教学之所以难以实现高效输出知识的目的,主要还是未能真正利用学生的主人公作用。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一向是被动接收知识,那么他们就没有空间去自主探究,自己的思维能力无处发挥,兴致就会渐渐减弱了,这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影响课堂提问有效开展的几个因素
(一)学生很少有发散思维的空间
高考像是横亘在每个高中生面前的一座大山,高中数学内容繁多,章节的关联也不算很强,教学难度比较大,而教学时间比较有限,同时新课改对课堂效率也做出了一定要求[1]。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能将时间花费在讲解重难点和解题方法上,虽然一些教师也偶尔在课堂上提问,但学生还未开始思考教师就给出了答案,课堂提问形同虚设,学生的思维还未发散开来就被教师强行停止了,这样的提问显然很难称得上是有效的。
(二)提问的形式感过重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意到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也期望通过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但很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理念和方式认识不深,导致实际应用效果很一般,尤其是形式化的现象比较明显。一些教师觉得只要提出了问题,就算是有效实施了提问教学,并未关注到学生在提问后的学习表现,往往由于问题的设计不够合理而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和教育效果。比如直接抛出一个问题“空间向量的概念是什么?”这样一个大而宽泛的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太高,没有设计针对具体知识点的探究目标,他们就没有探究的方向,这样的提问就是无效的。
二、如何改善课堂提问有效性不高的问题
(一)教师不能剥夺学生的思维发散空间
有效的课堂提问之所以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主要还是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否则形式化的课堂提问对教学并没有实质帮助[2]。
对于教师来说,如果意识到探究的话题难度较大或者学生的相关基础比较薄弱,就不妨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尽快解决疑难,也能让他们及时补足自己的知识点薄弱环节,实现数学能力的共同提升。比如在讲解“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尽快让学生理解概念和定理,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来创设情境,用长方体、圆柱体实物教具引导学生观察空间中直线都有哪些位置关系。提问的内容可以是“空间里无公共点的直线一定是平行的吗?”“空间里的两条直线是否一定是平行或者相交的?”“平面中直线的位置关系能否适用于空间直线?”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外加教师的实物演示,同时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探究的时间,才能真正让问题发挥引导作用。
(二)提问的设计不能过于形式化
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还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去探究未知,如果提问太过形式化,比如难度太大或者范围过于宽泛,那么就基本没有探究的意义。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选择问题,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让学生能够真正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比如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图像来表现不同函数的特性,这比教师的口头讲述更加简洁和直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坐标系中画出、、、的图像,看一看这几个函数的图像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听到教师的问题后,纷纷在草稿纸上作图,得到图像后教师继续通过提问引导:两个函数和,当并且时,其图形有何联系?很快学生们就发现,作图能够更快的发现不同函数的性质特点,图像是研究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之一。在这样的提问中,学生对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性质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作图能力,在后续遇到与此有关的题目时基本能够迎刃而解,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课堂提问也要灵活多变
课堂教学的效率往往会受到教学形式的影响,对于课堂提问来说同样如此[3]。如果教师一直采取传统的提问方式,也就是提问、探究、解答的流程,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因此,提问的方式也应该灵活多变。除了常见的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相互提问,甚至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这些方式一改提问教学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给他们带来眼前一亮的感受,有助于提高提问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的知识难度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为了改善传统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教师应该科学设计提问教学这一方式,通过设计灵活多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及给学生留出发散思维的空间等途径,让提问教学能够真正发挥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维龙. 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J]. 教育, 2019, 000(022):265-265.
[2]王国华.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微探[J]. 山西青年, 2020, 000(004):P.180-180.
[3]杨秀珍.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重要性[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4):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