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霞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中心小学 716000
摘要:新课标主张提升学生的各学科核心素养,所以说,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大力推行当下广受好评的简约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在快速掌握新知识点和解题技巧之余,锻炼逻辑思维和实践应用技能,进一步大幅度提升综合素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简约化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约化;课堂教学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面临更多挑战,数学教师既要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简约化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具有实效性,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并以其高效、精确的教学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简约数学
虽然说当前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不断丰富,不过却始终引发诸多问题,表现为教学内容分散、学生难以及时获取关键知识点和解题技能等。正是在这类环境下,简约数学概念应运而生,其要求教师预先综合考量要讲述的课程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预测实际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矛盾问题,随后对新的数学知识点进行适当范畴的精简处理,确保学生可以快速理清思维,锁定学习重点,落实学习目标。
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发现当前数学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课堂主体不明确。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受本位思想影响,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影响学生主体的学习与提升。第二,课堂活动组织不力。在课堂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将直接影响活动的组织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主体学情的有效把握,导致学生在环节的参与效果和学习质量上存在不足,进而影响整体学情的发展。第三,教学手法运用单一。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课堂质量,还能保证课堂活动整体性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发展中,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法,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质量提升不足。同时,未能针对差异化的学情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导致学生的学习发展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三、今后小学数学简约教学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建议
3.1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掌握每位学生的数学学习程度及学习能力,并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时,要考虑到教学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的融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将所归纳的共同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大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效率。同时,数学教师也要以良好的姿态面对学生,减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畏惧而不敢提出问题的现象。
3.2改变观念,创新方法
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新时代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能够理解新课程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创新新时代的教学方法,熟悉借助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设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创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实践性体验学习的方式,例如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创造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等,教师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新颖、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的话,一定能够激活数学课堂的气氛,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开心快乐地学习,把消极的学习态度真正地转变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的改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升。只要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有趣有趣的新型教学方法,他们就可以激活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快乐学习,并将消极的学习态度真正转变为积极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教学效率。
3.3明确教学内容,有效开展数学教学
例如,在“时、分、秒”一课的教学中,虽然学生对时间单位较为熟悉,但时间单位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难以像重量单位、长度单位那样明显地体现出来。首先,教师可先确定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1分=60秒,以及1秒、1分钟的概念,从而突破这些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让学生依据生活认知与经验,了解与时间单位有关的知识。其次,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识。教师可提出具有启发性与开放性的问题:(1)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知道哪些与秒这一时间单位有关的知识?(2)出示一个大钟面,引导学生分别回答出时针、分针、秒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分别代表什么。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并按照教师制订的教学主线,深入地感知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围绕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向学生有效渗透珍惜时间的道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4简约活动形式,增强学习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通常会组织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根源在于小学知识点覆盖面域广泛,为了进一步彰显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魅力特征,激发学生深层次的钻研动力,教师要结合一系列实际有效地组织相关活动。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教学形式过于繁琐冗杂,不仅不利于稳定学生的钻研兴致,同时更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严重情况下更会引发个体的畏难心理。基于此,教师就应该适当地进行活动形式简约处理,避免在课堂中频繁切换不同活动类型,确保加入两种左右的活动形式即可;再就是确保深入性解析课程内容,精准性把握活动设置的主线,就是将重难点知识作为核心,凭借实际操作作为主要适应媒介,令学生得以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去处理重大问题,力求在个人亲身经历和体验中明确不同数学知识点的形成过程,提升数学知识体系构建的实效性。如在进行“圆柱和圆锥”课题教学时,为了加强小学生对这两类柱体的认识,可以预先准备好易拉罐等常见生活用品,之后组织学生参与为易拉罐换衣服的游戏活动,激发他们自主参与的兴致之后,令他们主动测量易拉罐的直径、裁剪适当大小的圆片,之后再包裹易拉罐的侧面,经过侧面覆盖的纸片裁剪之后,自然而然地明白纸片是长方形。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总结,裁剪后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对应的是易拉罐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经过这样的活动形式,小学生就可以快速并准确地理解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有关知识点,完成了特定阶段的学习目标,更带动他们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有效地开展数学简约化课堂教学,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明晰教学主线,在不断优化教学环节的同时,使学生更高效地进行学习,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深入理解与记忆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娜.简约,数学课堂的理性回归[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8):60.
[2]张丽平.小学数学简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0(19):76-77.
[3]张建安.小学数学“简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19(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