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怡心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沙溪中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要:数学是重要学科,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习将影响学生日后学习、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对提升学生计算能力重视度较高。依据学生日常表现,可发现小学生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有未掌握基础知识、未准确理解运算意义、未准确理解运算算理、短时记忆力不足、注意力不够集中等。为提升学生计算能力,教师需采取融入数学文化、重视算理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教学等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对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小学计算教学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同时要保证学生掌握基础计算知识及技巧。但是,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可能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错误,部分学生可能多次出现同种错误。
一、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
(一)未掌握基础知识
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知识是联系性较强的知识,极为简单的加减法、乘法口诀都是学生日后学习、计算中需要使用的知识。部分学生未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致使其在计算中出现错误。比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中,涉及了小数乘除法这一数学知识。在计算中常常涉及:①1.5×6,②1.6×5等计算题目,但是部分学生将出现计算错误。学生表示其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未看清题目,但是教师认为学生是未掌握整数乘法中①15×6,②16×5等题目,致使其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出现错误。
(二)未准确理解运算意义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要理解四则运算的含义,掌握运算技能,并准确的进行计算。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充分理解四则运算的含义,才能扩展思维,保证计算正确。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中,涉及《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在计算23+1423+14这个题目时,仍有部分学生计算错误。部分学生在发现错误后,可依据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法则加以修改。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不能准确计算。出现此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未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法的含义。教师在教学中,需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保证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基础。
(三)未准确理解运算算理
算理是由数学概念、运算定理等共同组成的,也是四则运算的基础。部分学生并不理解算理,仅掌握了算法,因而其在计算中易出现错误。例如很多学生表示简易方程求解难度比较高,新数学教材中增加了等式基本性质,以引导学生掌握方程解法。在课堂教学中,等式性质的理解难度较低,因而很多学生可迅速掌握。然而,部分学生表示,利用等式性质计算方程式这一过程较为复杂,他们更愿意利用加减乘除法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这些学生指出的算法可行,因而教师不能打击其积极性。但是部分学生并不能掌握两种算理,易由于对算理理解不深引发计算错误问题。
二、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
(一)培养计算兴趣
任何教师都不能忽略兴趣的重要作用,学生只有对事物和知识产生了兴趣,才会自发、自主、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由于计算知识较为抽象和难懂、枯燥,小学数学计算教材也较为单调,因此,学生更容易对计算知识产生抵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尽量在形式上脱离教材,通过灵活、有趣的方式将教材中的知识为学生展现出来,为学生转换枯燥的课本知识,使学生能够直观、快乐地学习计算知识。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计算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场景,吸引学生进入到场景中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教师提出适当的问题,鼓励学生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将学生所学的计算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一)融入数学文化
通过课堂教学可发现,学生对数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较高。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数学这一学科的发展,达成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认知程度的目的。第一,融合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数学文化与数学计算知识融合起来,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可由《九章算术》中的“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一句,引出本课教学内容。第二,开展练习。教学过程中,练习也是保证学生可掌握新知识的重要环节。因而,教师在融入数学文化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以提高其对计算技能掌握程度。第三,结尾渗透。在课堂教学结束阶段,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此课主要学习内容,并为学生展示相关数学问题化。采用此方式,可保证学生将数学思想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第四,办数学板报。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办数学板报,将数学文化内容作为板报内容,由学生在课下学习、阅读。采用此方式,可保证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重视算理教学
所有运算形式中都蕴含着相应的算理。目前,部分学生在计算中存在“比葫芦画瓢”的错误理念,致使其计算准确度不够高。教师要重视算理教学,提升学生对算理的认知程度。为实现此目的,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营造教学情境。教师需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实际,营造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价值及意义的认知程度。第二,分析算理。在营造教学情境的同时,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保证学生可在实践中感受、理解数学知识。第三,通过演示提升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算理,通过观看教学课件可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第四,深入学习算理。教师可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案例作为题目要求学生计算,这对提高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有利。
三、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在数学教学中占有极大比重,因而教师需采取融入数学文化、2重视算理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教学等措施,提升学生计算能力,为其日后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苑晓梅.试分析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神州,2020(13):120.
[2]王琴华.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