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陈华锦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初中地理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陈华锦
        广东省湛江市湖光镇第二初级中学524088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初中地理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该学科在内容上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等特点,不易被初中生所接受。这就给地理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总结了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与探索
        1导言
        初中地理虽然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花较多的时间去背诵记忆,为许多初中生所厌烦,但学生也必然有其兴趣所在。只要教师能找对方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策略,投其所好,就一定能使他们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使地理教学在轻松愉快中出成效。
        2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简单地以完成教师留下的课堂作业为学习目标,忽视了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比较简单,将地理知识点分发给学生,学生能直接进行背诵,学习思维得不到有效拓展,学习兴趣不高,遇到问题基本能从教材或参考资料中寻找,形成有问题找课本的学习心态,问题意识较差。具体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喜欢提问,但是提问内容浅显,缺乏深入思考,他们只是单纯地喜欢提问的感觉,过多的提问甚至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进行,阻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另外,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提问效果较差也是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足的主要原因,需要教师主动总结教学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积极改革与创新有效提问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地理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地理认知能力的培养。例如,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东南亚》这节课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应该分为两点:一是让学生可以通过地图说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优势;二是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往往都比较重视学生对地图的了解,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教学。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多问、多说、多想、多思考”,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和时间。教师只有合理地设计问题,学生才能说得对、说得准、说得直观。
        3认真钻研课堂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首先,需要仔细钻研课堂教材。教师要提前备好课堂教授的课程,认真钻研课堂中所要学习的教材。教师需要知道哪些教材内容需要让学生做到一般了解,而哪些内容需要让学生理解,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让学生详细地掌握。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明确这堂课的教育目标。其次,需要认真地选择教学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需要符合所教授知识的特点,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全部选择固定的教学方式。需要选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对于陈述性和事实性的知识应用,建议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完成。而对于一些很难理解的知识,就需要图文结合教具的方式,利用教师教授的方式完成。最后要认真地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设计,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既能体现出学习的重点,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也要能够引发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更要利用学生的思维方式来开展活动。教师在备课时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的角度,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来指导学生,要让学生全员都参与进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在一点一滴中提升学生课堂的有效性。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效率
        在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时,需要先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极大提升学生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更加敏锐,记忆力加强,让想象力变得丰富,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深入探索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授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河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讲解长江和黄河时,就可以播放与之相对应的相片或图像,并把与之相关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加深了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并牢牢记住所学知识。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只要学生感兴趣就会很认真地进行思考,对知识进行掌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不断挖掘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的学习从复杂变简单,将学习的被动性变为主动性,从而在充满兴趣的学习当中,既能学习到知识,又能培养感情。这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质量。
        5合理协调教学时间,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一,要利用中文课前5分钟展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是因为地理课大多数都是一个星期上两节或三节课,所以学生们很容易就会将前一节课的内容给忘记掉。并且也可以要求学生展示与话题相关的课外内容,如地理图片、秀丽风景等。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就会充分地释放出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也要制定出相对应的评价机制,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达到目的。其二,需要预留课内的作业时间。教师在讲课时,有很多教师都讲得太过细致,内容也过多,以为这样就能将知识讲透彻。但这样的做法会挤掉学生大部分宝贵时间,让学生训练的时间减少,结果就是将其留到了课外作业中去做。这样的作业不仅让学生加重了负担,也没有得到教师想要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精讲,并且要讲重点,讲解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不要讲学生们已经会的,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让学生带着思考去完成作业。教师要依照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层次地制定出相应的练习,而且练习要运用课堂的时间去让学生完成。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最后,对课堂教学后进行总结记忆。学习完一节课程的内容后,教师适当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是很有必要的。对于记忆中的重点内容,需要让学生在课本上进行标记。而有些需要背诵的知识内容,则需要尽快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们记住。加强记忆力的方式有很多,如趣味记忆法、图示记忆法和对比记忆法,等等。教师需要不断变换记忆的方法,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记下知识的内容。
        6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和学生是影响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而初中地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各个初中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任务,积极创新教学思维,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热爱这门学科,进而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霞.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9):465.
        [2]张玉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84-85.
        [3]苏国生.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246.
        [4]赖敬锋.提高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2):115-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