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杰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摘要:现阶段,高校除了重视教育教学活动以外,学籍管理工作也逐渐成为他们工作的重心,对加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高校是否能做好学籍管理工作会直接影响自身的管理发展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据最新情况分析可知,多数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总会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校其他工作的开展,所以高校必须转变自身的管理思想,尽力分析学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完善工作的不足,进而实现学籍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关键词:学籍管理;信息化模式;措施
一、实现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1减轻工作人员压力,降低高校成本投入
学籍信息主要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其中包括他们学习情况怎么样?生活中是否有异常举动等等,这些信息是在长时间的学习和管理中慢慢形成的,对考察学生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高校学生的学籍信息年限为四年,其中涉及到学生的在校情况以及毕业的相关信息,近几年,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升了很多,而且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所以学籍管理要更加系统。计算机技术主要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完成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工作,可以帮助大多数人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节约时间完成其他更重要的工作,对开展学籍管理工作有更大的信心,所以更高效地管理学生学籍,实现学籍管理信息,是高校的重要发展方向。
1.2加强收集信息能力
学籍中有学生的大量信息,一般情况下,高校会通过院系和专业等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把学生的基本信息、入学情况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保存到另一个信息中。因为这些信息被分割到不同区域,所以大部分学生不能直接了解自己的全部信息,但是使用数据库就可以直接让管理人员录进或搜索学生信息,并将其保存在同个位置,这样学生的学籍信息会更丰富。
二、高校实现学籍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低
高校一般都会安排工作人员管理学生的学籍,很少会使用现代化技术,这样会导致处理大规模信息量时,工作很容易出现错误,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高效完成相应工作,也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再加上管理工作很不受控,所以一旦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不规范,学籍管理工作就会受影响,最后导致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开展工作,但是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且虽然有些学校使用了先进信息技术,但是更注重硬件的先进应用性,却忽略了工作软件的作用,虽然设施基本上已经达标,但是对开展信息化建设没有什么帮助,搭建网络平台必须要落实使用系统,一旦缺少这部分也无法真正实现信息化学籍建设,学籍系统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2.2学籍管理模块功能性较弱
虽然在反复实践中,与公司合作开发的管理系统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缺乏明确标准,所以管理系统中的软件经常会在使用中出现各种问题,一是适用范围窄,由于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异常性,所以学籍管理系统并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二是该系统也不够全面,不能准确执行某些工作目标。三是虽然学籍管理模块很重要,但是却不能共享所有有效数据,这些数据也无法使用校园网流通。四是数据没有统一格式,从数据库导出的学籍管理模式和工作模式两者有所不同,格式方面有些差异,交接时会存在一些问题。
2.3管理人员计算机水平差
由于学籍管理需要借助大量信息化技术,所以高校需要匹配专业能力强的人才,但是这种人需要大体了解学籍管理事务,不懂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需要重点学习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要懂得使用计算机技术。使用了学籍管理系统之后,学籍管理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两者间存在一定的适应问题,数据流通过程难免会出错,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开发该程序的工作人员,他们不是很了解学籍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忽略了实用需求,学籍管理人员也没有完全掌握计算机系统的使用。
三、加强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3.1建设并完善数据库
信息共享是开展学籍信息化管理的一大要点,可以有效简化复杂的教务管理工作,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增强信息的流通性,为不同部门之间交流信息提供便利。为此,高校需要建设一个能随时查找并显示要点的系统,JSP技术刚好符合了这个要求,再加上学籍管理工作内容很复杂多变,并不是仅用来查找和提取学生的信息,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用来满足其他工作需求,所以必须使用更具体的系统,要求其必须能够满足高校开展的多项业务,也可以用来完成其他工作任务,系统必须要具备能够应对各种多变的工作任务,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
3.2增强软件开发人员与学籍管理人员间的联系
想要真正落实学籍管理系统和工作模块在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发软件之前必须先全面了解学籍管理工作的内容,要经常鱼学籍管理人员沟通交流,要知道学籍管理人员目前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提前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要全面学习学籍管理工作的特点,开发软件时重点提升期实用性,满足学籍管理系统未来发展的进程,推动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3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落实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之后,高校学籍管理的方式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也加速了管理人员工作的开展,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压力。所以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籍管理人员的发展,要重点加强他们的工作能力,进而充分发挥信息化学籍管理的重要性,确保学籍管理人员能够熟练使用信息化技术高效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学籍管理人员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转发自身陈旧的管理意思,从思想上真正理解信息化学籍管理的含义是什么?由于在落实信息化学籍管理的过程中会使用更多技术,所以实际的工作会需要一定的技术性,因此学籍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自身能力的发展,掌握较强的操作能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如何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应用学籍管理信息化
4.1提升学籍业务的效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需要充分掌握如何将互联网有效地应用到学籍管理工作中,进而促进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学籍管理人员可以使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多机互联互访,以此减少因为单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为管理部门落实管理业务提供便利,实现多校区的互联互通,可以更高效地开展学籍管理工作,促使学籍管理业务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流程,从新生注册、生成学籍报表、管理教学实施计划、教材管理、办理学籍异动、考试管理、成绩管理和毕业管理等工作都更加顺畅、有效。
4.2学籍管理信息化促使管理工作更人性化
由于近几年多数高校都实行了扩招,也推出了多校区运行的新模式,要求所有学生在办理休学、复学、退学或保留学籍等业务时必须要得到多个校区各级领导的同意,必须要这些领导签署申请材料,在高校学籍管理系统引用OA理念,学生可以不用前往多个校区提交申请材料,可以直接上传让各级领导审批即可,这样不仅高校,学生也不用到处跑。学籍管理信息化也增强了管理工作的人性化,学生登录系统后可以查课程、成绩,也能提前知道自己还差多少学分,进而避免被留级,提前做好复习准备。
总结
各大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所以要不断完善学籍管理信息化政策,并将其落到实处,在反复实践中完善新技术,增加自己的管理经验,进而实现更规范化、高水平的信息化学籍管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要先转变自身观念,充分发散自身的创新性思维落实学籍管理工作,积极引进新型管理模式,进而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
摘要:
[1]谭少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5(16):310-311.
[2]程春玲.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128,130.
[3]隋春霞,葛日波.民办高校学籍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0):276-278.
姓 名 王汝杰 性 别 男
籍 贯 新疆尉犁 民 族 汉
出 生
年 月 1977年9月 学 历 研究生
职 称 专 业 光学工程
工 作
单 位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单位级别 局级
研 究
方 向 教学管理 科 室 学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