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涂兰芳
[导读] 当前的教育体制使得班主任成为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接触最为密切的角色。

        涂兰芳
        梅州市梅县区梅西中学   广东 梅州,514000
        摘要:当前的教育体制使得班主任成为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接触最为密切的角色。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为以后发展打基础的最佳阶段。因此小学班主任应意识到自己身上沉重的责任及使命。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对生活中许多事情缺少正确的认知。小学班主任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快开展德育工作,这也是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重心。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管理;德育工作;措施分析
1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忽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虽然小学德育工作在我国已经全面开展,然而在传统观念的作用下,仍然有部分教师及家长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没有认识到德育工作对培养小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性,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好坏漠不关心。这就导致小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就形成了极为激烈的竞争氛围。小学生在家长及老师的高压下只会努力学习文化课的内容,没有相应地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思想观念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学生性格出现缺陷。
1.2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对于德育工作都是应付了事,现在多数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式还是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书本内容进行“填鸭式”讲解,缺少生活实践的辅助。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但无法加深小学生对于德育工作的理解,反而会使他们对德育工作产生厌烦心理,降低教学效果。此外小学生受限于年龄的问题,心智尚未成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低于成年人。而教师在进行德育课程时往往都是未来、人生这种难以被小学生理解的题目,缺少实际生活的联系,必然得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小学生对德育工作的看法,德育工作的意义也无法实现。因此教师应当意识到德育工作需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多个方面进行,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1.3德育工作愈加复杂
        现在的小学生中的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从小在被呵护的环境里长大,很难认识到思想道德的真正含义。这也是小学教育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原因。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培养心智的阶段,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成年人的指导,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是非观念也没有建立。而且全媒体时代下,小学生接触信息的途径增加了许多,这些或真或假的消息都会对小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影响,降低德育工作的效果。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会更困难,遇到的问题和挫折也更多,表现得也会很吃力。
2小学班主任加强德育工作的措施分析
2.1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首先,班主任要转变教学观念,消除过去的德育工作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增加对德育工作的倾向。学生成绩与学生道德品质同样重要,班主任应当多次正面表扬在生活中做好事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设立“帮助之星”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还应该积极进行家访,为家长介绍德育工作的具体意义,让家长明白德育工作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可以让家长在课下对学生进行教育,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其次,班主任要对德育工作的内容进行扩展。传统的德育工作已被证明其效果偏低,难以得到学生认同。因此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应扩展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错误予以指正,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比如将真实的好人好事制作成课件为学生进行讲解,并针对各种社会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能提高对生活的认识,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最后,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培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班主任无法对每个学生做到切实的因材施教。

所以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选举一些道德品质高的学生成为组长,从而减轻班主任的压力,增加德育工作的效果。例如,班主任根据每个人的日常表现分化道德学习小组,由组长领衔,与组员一起做好事如看望敬老院的老人,整理班级环境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遇到问题及时予以指正,与学生共同进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为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2.2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小学生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在学生面前有着绝对的权威性。这导致许多教师逐渐养成了目空一切的教学风气,与学生之间产生了隔阂。这无疑会使德育工作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真正地信任和尊重小学生,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而要以平等的观念与他们交流。因此教师若想将孩子培养成独立的个体,就应当尊重这些孩子的想法,不宜进行强硬的说教,而是在学生落入歧途前进行恰当的引导。这需要教师仔细把握其中的规律。比如在进行比赛时,对输赢观念的认知使得每个学生追求的结果并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认识输赢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不因一时的失败而恼火,不因一时的胜利而骄纵,同学之间为了胜利而努力的过程才是比赛的真谛。这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荣誉的精神,还能进一步加深学生之间的友情。
2.3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
        首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当为学生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这一点教师必须铭记,不能本末倒置。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在课堂生活的参与度,比如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在选举班干部时实施不记名投票制等等。这些先进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遵守规则的主动性,还可以树立本班优越的班级风范。在进行班会时,班主任也应该减少发言,以学生的诉求为主,坚决防止老师长篇大论的讲解形式出现。其次,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上网环境加以关注,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许多小学生也能上网冲浪。大量不加掩饰的信息直接暴露在小学生的面前,心智未成熟的小学生很有可能会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从而走入歧途,这也是当今德育工作的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对不良信息进行屏蔽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健康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分享正规的网站如央视网等,让他们接受社会主义的熏陶,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加深德育工作的影响。
2.4强化自身的道德素质
        在德育工作的实际教学中,班主任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班主任自身的道德水平和职业操守也是德育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班主任应当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时刻进行自我更正及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例如,班主任利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结束之后深刻阅读道德及心理方面的参考书,学校也应该为班主任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如定期举办讲座及培训课等,加深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及时发现并解决自己在德育工作中的不足。同时班主任还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起到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向学生展示身为教师的使命及责任感,为学生正确树立思想观念。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解决,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加强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认同感。
3总结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不仅能为小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思想观念,也能为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作为小学班主任,更应该深刻意识到班主任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摈弃功利主义的影响,以最真实的态度来对待小学生的思想,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信任,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谭霞卿.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20, 000(001):P.97-97.
[2]陈玲.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C]// 荆楚学术(2020年1月). 2020.
[3]韦德英.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 2019, 000(005):P.129-130.
[4]董善杰.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分析[J]. 神州(上旬刊), 2019, 000(013):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