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合作学习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赵琨
[导读] 初中地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枯燥的,其中的知识内容都是一些需要强行记下来的知识
        赵琨
        山东省齐河县第五中学  山东  德州   251100
        
        摘要:初中地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枯燥的,其中的知识内容都是一些需要强行记下来的知识,这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并且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基于以上条件,提出了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本文主要就合作学习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1 初中地理教学现存的问题
        就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课堂上主要缺乏课前预习、课上互动、课后总结等,要知道这三个环节对于文科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要想真正学好地理科目就一定要认真做好这三个环节,与此同时老师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引导并监督学生完成这三个环节,特别是课上互动和课后的总结,老师在其中的角色是尤为关键的,但在现在的初中地理课堂上老师缺少和学生的互动,“填鸭式”讲课已经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各项意识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在自控力上还是相对较差的,老师在教学时并不能给学生规定相应的学习项目,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大的弊端。
        2 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优势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主要以讲解为主,间接性轻视学生的想法,使学生由课堂的主体变为教师的执行者,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没有任何帮助。结合当前教学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营造出温馨活跃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若是让学生在压抑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不仅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渐降低,也会阻碍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这对于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教师应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感悟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能够充分运用自身的能力帮助其他学生,促使他们在温馨活跃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3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策略
        3.1 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的开展一定要有合作学习的对象,老师在合作学习分组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为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行分组,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着更好的默契,这样在学习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优势,这也正是合作学习开展的目的。小组成立后还可以通过小组投票的形式选举出组长,这样老师在观察学生的学习后可以直接向组长反映,提升教学效果。
        3.2 科学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内容抽象,知识点多,学生不易理解,久之,易产生“厌学”情绪。正因为如此,教师要想尽办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模式亦是如此。那么,教师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科学创设教学情境是一个好办法。在小组探究模式下,教师也要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教学之中,从而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以《祖国的首都---北京》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了解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城市职能、未来发展等内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导入环节,教师创设了游戏教学情境,以抢答赛的形式,要求各学习小组回答教师的提问。而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北京出发。比如,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哪些?北京旧城格局是怎么样的?北京的经纬度是多少?这可以了解各学习小组的预习情况,还可以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记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创设任务情境,组织各学习小组利用导学案,独自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互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于课堂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互动学习。
        3.3 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初中地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自主合作教学,应使用合理有效的办法,使此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进而可使学生自发地参与到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中。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成绩是学生最为看重的学习表现,与提升学习成绩相关的听课学习、练习题目过程也是学生最为看重的教学环节,除此之外,初中生对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依旧停留在较为浅显的位置,对教师口中的“综合素质”“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往往不屑一顾,有些班级甚至存在学生之间“攀比”“割裂”“分群”的现象,此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在初中地理的授课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应切实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此种状态,并依据此类状态的实际表现情况合理选择自主合作学习的实际内容。在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时,应确保此内容可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深度适配,进而可在学习好奇心方面满足学生的现实要求,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有趣”“新鲜”的感觉,进而可在思想意识方面优化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去。虽然此时学生可能依旧无法很好地理解此类教学活动的实际作用,但学生“已经在路上”,就有“到达终点的可能”,下面举例进行说明。
        如在讲解《天气和气候》课节内容时,初中地理教师可依据当地实际的天气和气候特点,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中探究当地不同天气、不同气候状态下的服装特点、作物特点。同时,初中地理教师可将天气或者气候的变化与当地自然节气的风俗文化相结合,从而使自主合作学习的内容体现一定的生活化气息,而此类生活化的探究任务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具有较好的吻合度,往往可发掘或者体现不同学生的兴趣内容,把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并且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踮起脚才能摘到果实的感觉,具体而言,在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中,初中地理教师可为学生发放相应的记录表单,要求学生在总结当地天气或者气候特点的同时,要求学生填写夏季、冬季当地群众在服装、食物方面的特点,列举相应的代表性事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的多边互动,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使用合作学习模式授课时,不要有畏难心理,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
        参考文献:
        [1]周汉柏.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9(08):143.
        [2]蓝孙福.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课中的运用[J].教育艺术,2019(07):76.
        [3]郑亮生.地理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3):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