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兴趣学习法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吴弟友
[导读] 体育是一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人类无时无刻不再锻炼身体,
        吴弟友
        重庆市合川区云门小学  重庆  合川区  401538

        摘要:体育是一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人类无时无刻不再锻炼身体,健康的体魄才能让学生收获健康。当然因小学生年龄小,不知道锻炼身体的意义,只知道各种体育活动辛苦且劳累,所以大多对体育活动比较反感。很多学生表示,之所以自己说喜欢体育,主要原因是别的课只能在教室待着,体育课则能进入到室外放松。为了改变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收获健康身体,本文将以小学体育为例,分析兴趣学习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思路,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体魄。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兴趣学习法

前言:人类成长最大的动力便是爱好与兴趣。在传统教育思想以及竞技体育理念的作用下,体育教师往往并不在意学生身体情况,教学方法固化和简单,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不到培养,学生无法展现自身表现力,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体育教育中,最重要的便是让学生充满兴趣的主动走近课堂,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学习法可以达成这样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适应能力。
一、结合生活激发兴趣
        体育教育中,教师需要理解的是,体育不是为他人学的,体育锻炼的确只对学生自己有好处。体育训练时,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减少训练抵触,明白体育运动的意义[1]。体育本就源于生活,是人们对各种劳动、祭祀行为的现代化演化。当前社会背景下,电子科技的发展,使得大多数学生平时没有很多的活动空间与时间,学生将大多数时间用在打游戏,结果是许多学生又胖又近视。体育教育不能单方面只考虑高难度技能和技术教学,枯燥无聊的理论和机械化锻炼只会让学生反感。现代社会背景下,竞技体育成为了人们的追求。竞技体育项目源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比如乒乓球原本是古代人们吃完饭以后在餐桌上进行的娱乐活动。体育教学不妨穿插一些这样的小知识,用趣味十足的问题和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同时了解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自然能够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本就是教与育的结合体,是双方共同成长与进步的活动。教育需要师生双向互动,在观察、分析、研究、设计、实践中达成教育目标。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成长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情况创和教学环境,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情感,使学生能够主动进入情境。在情景的探索中形成学习兴趣和欲望[2]。情感碰撞中,学生建立了对知识的理解,完成了情感教育活动。比如跑步训练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让学生一圈又一圈的跑步会显得非常无聊,学生很难对这样的课堂活动充满热情和兴趣。教学的时候需要大胆想象与创造,用探究类情景的方法组织学生运动,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当前很多学生都喜欢看各种闯关类的综艺节目,教师在教学前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设计障碍跑的道具安排方式,邀请学生参与其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才算通过。趣味的闯关游戏深深吸引了学生,并且因为规则由学生自行设计,所以学生愿意和教师互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才华与能力,自然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学生自主选择突破障碍的路线,体现了跑步训练教育的主题,即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三、改变态度激发兴趣
        不论是从理论角度来看还是从实践经验进行分析,体育本应该具有足够吸引力,学生按理来说应该非常喜欢体育学习。从教学中也能看到,学生在体育游戏和活动中,虽然挥洒着汗水,但脸上的喜悦也是真情实感。也就是说,学生所表现出对于体育活动的反感,只是单纯讨厌无聊的体育课堂[3]。学生对体育的喜欢才是内心真实的反应。许多学生错误的认为体育课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同学舞台,不认为体育课是重要课程。为了让学生能够充满兴趣,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与活动,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情感、情绪调整工作,让学生意识到,体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体育教育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对此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各种体育比赛,介绍古今中外体育方面的趣事和趣闻,让学生了解各种体育项目的起源发展。组织学生观看中国队在国际比赛拿金牌,使学生形成国家归属感与民族自信心。在学生充满了兴致和动力以后,体育教育自然可以保障效果与质量。
四、多加赞赏激发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来自教师的肯定往往能够让学生兴奋很长时间。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关心学生的内在心理,让学生能够充满喜悦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使学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证明自身成功与成就。学生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来自教师的认可能够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需要多表扬学生的成绩,赞美学生的进步。有了自信以后学生才能主动学习知识,获得良好的学习质量与效果。
五、发展个性激发兴趣
        学生并非真的讨厌体育学习,如同前面所说的一样,学生讨厌的只有无聊枯燥的体育课堂氛围与活动。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与内容,学生往往能够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与自信心,频繁互动与交流,展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学期间需要教师使用具有引导性和激励性的自主课堂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素养,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举例来说,有些学生平时经常打羽毛球,这些学生有着还不错的羽毛球技术,对此教师可以将这些学生安排为羽毛球活动组长,想要学习羽毛球的学生可以加入这些学生的小组。有些学生篮球技术不错,则教师可以安排篮球技术不错的学生作为篮球组组长,喜欢篮球,想要学习篮球技巧的学生可以跟着这几名学生学习知识。完成分组以后,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担任小组组长的学生,因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课堂上表现的十分努力。
结语: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成长中不竭的动力。只有在充满了兴趣以后,学生才能主动思考与练习,进而掌握体育技能、技术,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教学期间,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索、挖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变得更加主动。

参考文献:
[1]徐凯.体育游戏在小学跨越式跳高的应用[J].田径,2021(01):21-22.
[2]吴明恩.小学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分析[J].田径,2021(01):26-27.
[3]吕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21(01):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