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颖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四川省成都市 410000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体系的改革,教育体系的创新是一种必然要实施的趋势,本文是探讨,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所能够改变的一些方法以及建议,旨在让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的提升教育质量,为此提供的一些较为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游戏教学 教育方法 美术教学
一丶游戏教学对小学美术课的作用
(一)优化美术教学
趣味游戏,能够让学生们有更高的乐趣,因为孩子总是喜欢玩耍,把美术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能够更让孩子们更好的接纳它,让理论化的东西变成实际的游戏体验,这对孩子们的知识吸收有很大的帮助,也能使得美术课堂的气氛得以活跃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改变单一的板书口述,让所有的教学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变得更加的符合儿童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且愉悦的环境里完成美术知识的接纳与吸收,可以让美术教学更有效果与效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化教学,是充分利用到了少年儿童对游戏的渴望,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新鲜事物的探索精神的特点,用游戏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吸收了美术知识。让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游戏的热爱,融为一体,也可以让学生在游戏教学中释放自己的天性与思维,使其更具与创造性。让学生始终在美术知识的吸收,更加主动的配合各位老师的工作,提高各位老师的教学实施程度。
(三)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度
游戏化学习,可以让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的提高得到改善,所有学生都可以进入统一的游戏内容理,进行参与游戏,体验游戏,但是又不是同一种感受。在同一种美术知识的输出中,有不同的感悟。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美术课堂里来,能够有效的提高美术课的学习效率。
二、游戏教学法在美术课上的应用原则和方法
(一)必要性原则
在美术课堂实施游戏法教学,首先要把握此种方法的必要性,因为游戏活动虽然可以起到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但游戏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会占用一部分课堂时间,活动的执行,可能会对各位老师的教学任务有一定影响,所以,各位老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游戏教学的必要性原则,也就是“度”,对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要进行科学的时间管理与分配,要以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氛围为原则进行游戏内容的组织与管理[1]。不能使用无原则的游戏模式,让游戏化教学变成纯粹的游戏,这肯定会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无法达到使用游戏化教学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积极性。这是得不偿失的。
(二)学科性原则
引用游戏化教学在美术教学的活动中,要让游戏内容必须与美术学科相契合,要用生动有趣的方法和游戏内容来推动学生的游戏心理去发现,去探索,去学习美术知识,不能仅仅让学生停留在游戏的内容上面,否则,就偏离了以游戏化教学为目的的教育意义,偏离改善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教育意义,也无法让学生更高的吸收与学习没事知识,势必会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适合性原则
教学要结合美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安排。
要让游戏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要让游戏的使用对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如果游戏的内容或者游戏的方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将可能导致教学任务的延误或者不良影响,这样将会让整体的教学计划被游戏性给打乱,造成了与教学目的冲突的结果。只有科学的,良好的设计每次游戏的可行性,才能更好的让游戏性成为改变枯燥教学的法宝而不是绊脚石。
(四)拓展性原则
让学生们通过参加游戏,参与游戏,在欢快和谐的气氛中完成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获得美术内容相对应的知识,提高对应的美术技能,开拓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提高互动沟通能力。这样,才是使用游戏化教学的真正目的[2]。也可以在游戏化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游戏化教学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乐趣,让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提升,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五)灵活性原则
游戏活动只是一种在美术教学的应用,是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内容进行灵活设计的,不能不分内容不分学科的使用同一种方式或者同一种模式。所以,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课程了解掌握程度,需要教师对具体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掌握有详细的自我认知,才能对游戏的内容,游戏的方式,游戏的组织与管理能够有效的把控。教师只有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灵活的把控,及时调整,让游戏性变得实用以及适用。这样才是不忘本心的教学方式,才能让游戏化教学发挥自己应用的作用。
三、中小学美术课程中游戏教学的实践
(一)设置游戏导入教学
在一节教育课的初始阶段,用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当作课程的始发点与激发点,让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好奇心驱动学生自主的学习,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譬如《动物写生》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的阶段,可以使用大量空白画作,让学生按照小组方式进行涂抹,以积分制来约束各小组的行为,使用正确颜色完成画作的小组积分并且挑战更加复杂的图案,填错了就要降低复杂难度,最后让高积分小组进行竞赛,让学生在游戏化的过程中接触到色彩与对象的关系,学会的写生和色彩的搭配,通过各种工具与方法,了解了美术的语言。而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对写生的兴趣也会积极调动,课堂内容也会变得生动,灵活。让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变得简单且顺利。
(二)利用游戏展开教学
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趣味游戏的使用,是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集中注意力的正面作用的,教师可以使用参与性质强的游戏活动与教学任务中的美术理论知识相互穿插,在学生出现认知疲劳,审美麻木,听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通过合理的在教学中穿插游戏活动,调动课堂上的整体活跃度,让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提高。这样,可以提高整节美术课的效果。以游戏为基础,让学生自主的开动自己的思维与想象力去自主的学习美术知识。通过参加各种小游戏,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美术知识上来,这是游戏性教学的根本目的。通过参与游戏,让学生能够更深的体会美术的魅力所在,这也是作为游戏性教学的真正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使用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游戏性的学习中以游戏为基础,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的趣味和审美能力的一种方式,让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乐趣,体验游戏化教学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教师也应该通过游戏化引导学生提高使用各种工具、方法来进行了解美术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让学生在游戏化的美术教学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的经验,用乐趣让学生养成美术教育的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金凤.在课堂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11-12.
[2]党治军.探究中小学体育教学对体育游戏的运用[J].家长,2021(0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