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洪
鲁北技师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摘要:最大化发挥教学作用,保障教学实效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中职机械类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深入思考和探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通过创新教学,提高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提高实效性
中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场所之一,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和完善的今天,中职教育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机械基础是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技术性的基础课程,其有着广泛的知识面和复杂的内容。在当前的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受各种外因内因的影响,教学成效始终无法提高。针对此,如何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提高教学成效,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就成为了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师所要重点思考的话题[1]。
一、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实效性低的主要原因
在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中,机械基础是基础性的学科,无论是在理论基础方面还是实践操作指导方面,其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以目前的教学成效来看,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缺乏实效性。部分中职机械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只是讲解理论知识,并没有指导学生们进行机械实际操作,哪怕有教师重视到学生的实践操作,理论知识内容和实践教学也存在脱节现象。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因为生源质量较差。虽然国家逐渐开始重视中职教育,但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只有成绩不好的才会进入中职学校,接受中职教育。这样的情况也就导致,成绩较好的学生根本不会进入中职学校,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也就是中途辍学、学习欲望不高或者中高考落榜的学生。这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缺乏学习习惯和自律性。在学习中拈轻怕重,遇到困难就放弃,久而久之,也就使得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二是因为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对应的片面性。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技能型人才,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领导也好,教师也好,甚至学生自己也好,都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只知道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在理论教与学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并没有系统的指导学生实践。这样的人才培养,使得学生根本不符合市场上对人才的培养需求。三是因为教材的运用不够合理[2]。教材是理论知识的载体,就目前的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来看,教学教材的知识点都比较深奥和复杂,这样的特性,很难让学生们全面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再加上教师只是讲解教材上的知识,而并没有适当的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致使学生不具备拓展思维和能力。四是因为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机械基础的大部分内容都属于理论知识,教师们所运用的方式也就成为了贴合于理论知识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因为与实践教学脱节,导致教学成效无法提升。
二、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强化技术原理,增强学生对技术的认识
中职教师要想提高机械基础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强化技术原理的讲解,增强学生对技术的认知,使得学生可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以往的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师们所应用的方式都是灌输式,注重的也并不是学生技能的锻炼,而是对理论知识的讲解。由于学生们并没有锻炼相关技能的机会,掌握的知识也较为片面,因而在实际的机械基础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针对此,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教师们,就要改变传统方式,不仅要深入讲解理论知识,也要适当组织学生们进行技能实践训练。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掌握技术原理,从对知识的理论认知转变到实践理解,从而提高机械基础教学有效性。
比如,教师在进行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的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先利用备课时间,总结概括基础的机械技术,并对其中的几何知识和物理知识类型进行划分。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全面认知传统的机械传动装置,优化教学效果[3]。其次,由于机械基础教学有着较强的复杂性,其中也涉及许多零部件。
此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网络上,对各种机械设备的展开图进行搜索下载。一边在课堂上以多媒体展示机械设备图纸,一边详细详解其中的各装置。让学生们通过对机械设备各零部件位置和作用的学习,加强机械基础知识的认知,提升教学效率。
(二)通过实验教学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是机械专业的重要课程,其可以训练学生的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众所周知,中职学院是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阵地,因而在其中的课程讲解中,不仅要讲解理论知识,还要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此时,实验教学就是重要环节,其能够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实现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际实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因而,机械基础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如在进行有关轴的机构设计教学时,教师就要明确教学要求,让学生们在全面考虑后,对轴的径向尺寸进行明确,在估算的途中,了解到可以影响到轴径变化的因素,了解轴上零件的安装、定位、受力状况、轴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之后再指导学生们依据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掌握,展开实际实验。实验过后,学生们就可以真正的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巩固理论知识;可以在明确轴径变化的要求后,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4]。
(三)科学合理地制定机械基础实践方案
和机械专业其他的基础类课程相比,明显机械基础是一门既需要理论经验又要求结合实际的课程。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中职机械基础教师们应该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也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在构建机械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时,确保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如此方能确保理论跟进实践,实践验证理论;才能在发挥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时,保障教学的实效性。除此之外,教师们还需要在重视实践教学的同时,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还需要注意教学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等,要保证实验实践的比例关系,也就是验证性、设计综合性和创意研究性实验项目的比例。教师还需要制定一系列与实践实验相关的制度管理。如此方能从根本上确保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综合的能力水平。
(四)加强作用批改,改进辅导方式
辅导是机械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巩固知识所学,增强学生实际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此当中,首先,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自己针对所学知识提问,并通过思维的发散,分析问题,获取问题的解决答案。其次,面对学生们无法正确解决问题的情况,教师可以适当的提示学生,指引学生,明确学生思考的方向[5]。有条件时,还可以直接让学生们在网络上寻找对应的参考资料,加强对实际结构的观察。让学生们以此创新解题方式,解答问题。在学生们完成习题后,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对于能够正确解题的学生,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尝试着拓宽途径思考。对于做错了的地方,要在旁边写上批注,让学生们在课后,思考出现错误的原因,并以教师的提示为依据改正答案。这样既可以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开阔,又可以实现对学生视野的拓宽。从而在创新学生的思维时,提升学生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机械基础就是该专业技术性的基础课程,其可以巩固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而在当前中职机械基础教学实效性频繁缺失的背景下,中职机械基础教师就要多样化教学方式,在创新的教学理念中,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对学生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陈苏娟. 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实效性的策略探讨[J]. 文渊(高中版),2020(5):965-966.
[2] 吕星伟. 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5):25-26.
[3] 徐新河.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实效性[J]. 才智,2017(32):145.
[4] 徐长胜. 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实效性[J]. 现代职业教育,2018(30):156.
[5] 宁匡之,刘武. 多管齐下,尝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8(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