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灵
喀什市特殊教育学校 844000
摘要:小学时期的音乐教学是学生音乐教育的起步阶段,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方面要充分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开展音乐教学课程时,应采取以下三个步骤:首先,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对音乐中所表达情感的理解;其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音乐中的不同素材及表达形式;最后,在音乐教学课程结束后,学生获得了独特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而音乐欣赏能力有所提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效率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提高措施
引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唱歌,还要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在传统教学中,枯燥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对音乐学习打了退堂鼓,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随着创新教学的开展,教师要灵活运用创新关系,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主动意识下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主动探索,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实现创新模式下的高效教学。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的要点
一是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应仔细分析小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接受能力,而后确定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教师切不可忽视小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必须基于差异考虑如何开展针对性教学。对于音乐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多进行鼓励教育,增强这些学生的自信心,让这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中,进而使自身的教学目标更快达成。
二是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都是“教师教,学生唱”,过于呆板,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在教学理念上积极创新,这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在教学时应更侧重于音乐欣赏教学,充分认识到音乐欣赏教学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在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教学的同时,也要深入研究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以此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率。此外,自己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多年来对子女教育就注重欣赏与启发式教育。尤其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通过合理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和内涵,让学生意识到乐理知识的重要性,通过乐理知识感受音乐之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于下一代的要求已经不是知识上的要求,而是期望下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紧跟世界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当今小学越来越重视音乐课的作用,音乐不仅能在审美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道德培养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还能在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放松,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可以说在小学阶段音乐课堂对于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系统性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音乐的入门课。对于小学生来说,其重要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难以集中。传统的教学一定程度上没有关注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填鸭式的教学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应现在的音乐教学。
三、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效率方法
(一)转变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总结性以及过程性结合
实际上对于处在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努力的过程才是素质发展以及素质提高的过程,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教师应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以此加强学生素质的发展以及提高。具体而言,教师应在小学音乐课堂评价的过程中运用总结性评价以及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评价,所谓的过程性评价就是指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创新运用知识能力、课内外学习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得评价内容更加全面。
因此,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针对学生的歌唱、节奏、视唱、欣赏、器乐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评价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比如: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评价过程中,一个欣赏的微笑或者是一个鼓励都会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信心,而这对于高年级阶段学生显然并不有效,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而言应注重给予学生精神上的评价以及鼓励,例如:通过语言给予学生肯定赞扬等。
(二)实施音乐绘画活动
音乐可以与绘画活动相结合,引领学生在领略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完成画作的创作。教师可以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绘画本,尝试伴随音乐作品领略音乐艺术的美感。经过音乐艺术的欣赏和绘画创作,学生将准确感受和把握音乐的主要情感和思想。例如,在学习《爱的奉献》这首乐曲的时候,教师神秘地请学生拿出一张白纸。接着,教师播放乐曲《爱的奉献》,第一遍请学生静静欣赏、感受乐曲流露出的情绪和思想。在第二遍音乐作品的播放中,教师请学生在纸上尝试将音乐作品“画出来”。经过奥尔夫绘画活动的体验和参与,有的学生以波浪线的形式参与歌曲的绘制;有的学生以大小不同的圆圈绘制歌曲;还有的学生用爱心的图案绘制歌曲。不论学生以什么图形完成歌曲的感受和绘画,都明显将绘画分成了与音乐作品相对应的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对应歌曲的第一乐段,以倾诉的形式悠扬展示乐音;第二个乐段则较为高昂和激动,是主题的集中歌颂。最终,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奥尔夫教学法的参与乐趣,且在此过程中完成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入欣赏和感受。
(三)结合想象学习,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获得更深刻的感受,让他们学会欣赏音乐作品,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在想象中感受音乐作品丰富的内容,以及表达的丰富情感、情绪。在想象过程中,学生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幅生动、优美的画面,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中走出来,在想象中发挥思维的主动性和活跃性,深入体会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想象,学生体会到了音乐作品的美好,他们能认真聆听,深刻感受,结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进行学唱,能很好地把音乐中的情绪用优美的声音表现出来。在想象环节,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大胆想象,在想象中受到音乐的熏陶,促进音乐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例如,在教学《西风的话》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先聆听音乐,然后合旋律进行想象,说说聆听歌曲的感受,结合内容想象西风都说了哪些话。在想象环节,学生结合音乐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学生想象西风在说:“秋天到了,大家出来欣赏美景吧。”“天气真好,大家出来运动吧。”“丰收的季节真美啊!”借助想象活动,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并能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结束语
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音乐欣赏需要个人的倾听才能形成心中的感受,这种感受也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充分响应了新时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未来全面发展,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张璟.关于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北方音乐,2019,39(19):194+198.
[2]徐梦茹.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北方音乐,2019,39(17):197-198.
[3]杨雅麟.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试题与研究,2019(25):81.
[4]于红侠.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中华少年,2019(21):294+297.
[5]周逸逸.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